“三维联动”解开文明实践“暖心方程式”
——广西龙州县推动文明实践活动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化拓展
◎ 欧阳丽珍

    ●  政府主导,织密资源统筹“一张网”。构建“1个中心+12个乡镇所+134个村(社区)站”三级联动体系,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项目共商、阵地共享、队伍共建的工作机制

    ●  社会协同,激活多元参与“动力源”。开发“四点半课堂”“周末公益营”“暑假托管班”等特色项目,成立18支专业志愿服务队,文明实践从“政府独唱”变成“社会合唱”

    ●  群众参与,打造共建共享“生态圈”。鼓励群众自主成立“山歌宣讲队”“非遗传承服务队”,以 “乡音传党音”“技艺暖人心”等形式参与文明实践

    近年来,广西龙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文明暖心·爱满南疆”项目为抓手,创新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三维联动资源网络,推动文明实践活动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化拓展,激活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动能。

    政府主导,织密资源统筹“一张网”。龙州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构建“1个中心+12个乡镇所+134个村(社区)站”三级联动体系,以“文明暖心·爱满南疆”为枢纽,统筹文化、教育、民政等24个部门资源。县教育局协调城区中小学定期开展“非遗进校园”实践活动,开设天琴弹唱、壮锦织锦等体验课;县文旅体广局将红八军军部旧址、龙州起义纪念馆、红军古道景区等文化场馆纳入实践阵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县卫健局“健康直通车”医疗志愿服务队,两年来开展义诊、健康科普讲座120余场,惠及群众1.5万余人次。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项目共商、阵地共享、队伍共建的工作机制,累计统筹各类公共资源200余项,保障文明实践活动持续开展。

    社会协同,激活多元参与“动力源”。龙州县积极引入社会组织、企业和志愿者团队参与文明实践。2024年龙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引入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技术及资金,联合龙州县社会工作协会运营“在城长生活馆”项目,开发“四点半课堂”“周末公益营”“暑假托管班”等特色项目,累计服务儿童2000余人次,开展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心理疏导等活动200余场;联动本地企业设立“爱心公益基金”,为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成立“红领巾讲解员”“公益轻骑兵”“00后宣讲团”等18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吸纳志愿者1.2万余人,开展政策宣讲、助农科普等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次。“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主动对接需求,文明实践从‘政府独唱’变成‘社会合唱’。”龙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表示。

    群众参与,打造共建共享“生态圈”。龙州县注重激发群众主体意识,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成群众参与实践的平台。推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服务模式,通过开设线上小程序“龙微光”、线下意见箱等,今年以来累计收集需求87条,精准开展“家风故事会”“邻里互助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20余场。同时,鼓励群众自主成立“山歌宣讲队”“非遗传承服务队”,以“乡音传党音”“技艺暖人心”等形式参与文明实践。数据显示,全县群众自发组织活动年均超230场次,群众满意度达98%,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文明新风尚。

    下一步,龙州县将继续深化资源整合、创新“文明实践+乡村振兴”“文明实践+边关治理”等模式,以“资源整合+群众参与”的方式推动文明实践活动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可持续,为龙州县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文明新动能。

 

当前:4版(2025年04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