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彝绣体验活动。(中共楚雄市委宣传部供图)
● 在紫溪彝村,每一天都是火把节
● 在紫溪彝村,春天里花海腾起的阵阵“浪涛”,村里姑娘们舞蹈时飞扬的裙摆,回荡在田野间的彝家小调,火把广场被篝火点燃的热情,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传统村落焕发新生
● 家庭和睦,邻里和气,村庄和美,紫溪彝村正在编织出一个个“和”字,成为村子温暖的注脚
在距离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城区12公里处的紫溪山脚下,有一个“古老又年轻”的村庄——紫溪彝村。如今,诗情画意与烟火人家在这里交融,那是春天里花海腾起的阵阵“浪涛”,是村里姑娘们舞蹈时飞扬的裙摆,是回荡在田野间的彝家小调,是火把广场被篝火点燃的热情,也是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这里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
一步一景 传统村落焕发新生
当三月的春风吹遍楚雄大地时,紫溪山的千亩桃花也竞相绽放。漫山遍野的桃花,如天边的云霞般灿烂夺目,将大地装点得如梦如幻。3月9日,随着为期8天的2025年紫溪镇桃花文化节的开幕,紫溪彝村也热闹了起来,村民们铆足了劲,要给游客们献上“彝”味文化大餐。
在火把广场上,月琴、小闷笛等传统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村民们围成一个大圈,随着音乐节拍跳起左脚舞,舞姿简单却充满韵律美。村民们五彩斑斓的服饰,随着舞蹈动作摆动,熠熠生辉。
村里的主道上摆起彝族特色的长街宴,各式彝族美食应有尽有;广场旁的彝绣天地展厅中,各色彝绣产品琳琅满目;还有一栋栋彝族特色民居,无不彰显着彝族文化的魅力。
“不只是节日的时候热闹,平日里,村里也有不少活动。我们的目标写在这里——每一天都是火把节。”紫溪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仵格令指着标语对记者说,“将彝族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是我们推进传统村落特色保护区建设,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紫溪彝村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开展公益电影放映、全民阅读、民族文化展演、乡村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办精以原生态火把节为代表的“四季特色节庆”。通过加强乡土文化能人扶持,打造“彝绣+文明实践”项目等,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彝族传统服饰、农耕、歌舞、美食、手工艺、医养等特色文化。同时,村里以“我们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为抓手,开展一系列传统文化活动、农趣农味项目,引导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我们还整合阵地资源,建设了乡村文化展陈馆、云上乡愁书院对乡村文物实施保护。”仵格令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紫溪彝村实现一庭一院皆美景,一景一物忆乡愁。”
特色宣讲 村里响起“彝歌乡音”
在紫溪彝村的每一天,记者都能听到“彝歌乡音”宣讲队队长杨应平悠扬的歌声,这个憨厚的彝族大叔喜欢抱着月琴,为村民和游客们唱上几曲他自己改编的彝家小调。他会把党的创新理论、最新的政策、村规民约和一些理论知识改编成通俗易懂的歌词,再热情洋溢地唱出来。
每当杨应平唱完一曲,总会收获游客和村民们的鼓掌叫好。游客吴女士是第一次听彝家小调,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她告诉记者:“说实话,其实当地的语言我听不懂,但对这种民族歌曲很感兴趣,所以特意去问了杨大叔唱的是什么内容,无意中了解了好多党的理论政策,完全是一种意外收获。”
“太好了,我的目的就是潜移默化地把文明种进大家心里。”杨应平在听了吴女士的话后很高兴,乐呵呵地说,“我们‘彝歌乡音’宣讲队目前有20名志愿者,对于宣讲,大家都很热情。我们明白,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紫溪彝村以杨应平等文化能人为主体,组建起“彝歌乡音”“草根名嘴”等7支理论宣讲队,常态化开展文明宣讲。“我们宣传志愿者时不时就会凑到一起,讨论怎么以身边事为素材,把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其中,编成彝家小调、跳脚调、小品等,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杨应平笑着告诉记者,村里还创新“文化体验+宣讲”“生态采摘+科普”等模式,将文明微宣讲融入各个场景,推动群众从“旁观者”变为“践行者”。
和和美美 好风传家滋润邻里
“这条下坡路尽头有一棵梨树,现在梨花开了,特别美。”“往这边走是去李丛秀孃孃家,她总会招呼我去她那儿玩。”“那边就是我家了,我家的院子好看吧,早上我和李孃孃一起打理过……”小蕊(化名)边走边拉着记者介绍着村里的情况。
村里的路,小蕊一个人走过很多遍。父母去世后,家里只剩她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懂事的她快速学会了独立。但小蕊走得并不孤独,因为路上总会被村里的叔叔阿姨们一个又一个温暖的关怀,一句又一句温暖的絮叨填满。“小蕊,最近天气一会儿热一会儿冷的,你要注意保暖哦。有啥需要,就跟孃孃说。”“小蕊,最近学习压力大不大?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这些包裹着爱意的关心如同温润的泥土,守护着她健康成长。
“我有很多‘妈妈’,很多‘爸爸’。村子就像一个大家庭,有大家陪伴,我和爷爷就不孤独了。”小蕊用稚嫩的声音说出的心声,成为紫溪彝村温暖的注脚。
和睦家庭与和谐邻里建设是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紫溪彝村倡导树立正确的家庭观,连续举办集体年会、传承好家风等活动,每年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以榜样力量引领新风正气。同时,号召党员模范带头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加强家风建设。
“紫溪彝村的党员模范在参与志愿服务方面很积极,每逢节假日都会发起帮助困难户的活动,大家自发前往打扫户内卫生、爱心理发、发放慰问品。”紫溪镇紫溪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李兴梅说,她是土生土长的紫溪彝村人,村里的每一个变化她深有感触,“特别是有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后,村里的活动多起来了,像‘文明实践+阅读’‘文明实践+运动赛事’‘文明实践+家健康’等活动,几乎就是全村总动员,热闹得不行。”在李兴梅眼中,紫溪彝村正在编织出一个个“和”字,是家庭和睦,是邻里和气,是村庄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