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资中县实现369个村(社区)文明积分制全覆盖——
文明可量化,乡风更美好
◎ 本报记者 李林晅

    ● “在文明积分制推行的这几年,村民们热情高涨、你追我赶,逐渐形成了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的风尚”

    ● 通过“群众提交积分申请+村级专人审核+平台公示积分”的模式,实现“一事一申请、一事一审核、一事一公示”

    4月17日上午7时,记者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城出发,驱车30分钟赶上了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银山镇岗石村的“六净六顺”村庄清洁活动。

    上午7时30分,村民们手拿扫帚、簸箕、垃圾袋等清洁工具,在岗石村村委会办公楼前集合后,便开始进行村庄清洁。记者看到,参与活动的村民大多数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年龄最小的仅5岁,牵着母亲的手参与活动。

    村庄清洁活动热火朝天

    “我刚种完玉米就来搞卫生了。”40多岁的粟小兰是参与村民中年龄较为年轻的,她做事干练,早上6点起床后,趁着太阳还没出来,先去地里种玉米,结束后就赶来参加“六净六顺”村庄清洁活动。

    “每参加一次‘六净六顺’村庄清洁活动,村民可得10分。”岗石村党总支委员吴静将刚装满垃圾的垃圾袋丢到垃圾桶后,拍了拍手上的尘土。她告诉记者,2023年7月,岗石村响应资中县探索乡风文明建设积分制的号召,在全村推行文明积分制。结合相关要求,岗石村制定形成了包含“六净六顺”村庄清洁、拒绝高价彩礼、“好儿媳”评选等涵盖村民生活方方面面的文明积分制二十四条。村民参与活动,根据完成效果,可积5分至50分不等的积分。同时,岗石村成立积分管理小组,每月25日进行评分。积分公布后,村民就可以到积分超市兑换奖品。“你刚刚采访的粟小兰,她和家人已经积累了200多分,兑换过米、面粉。”吴静笑着说。

    记者跟随吴静沿着岗石村村道行走,不到10米,便可以见到三四名参与清洁行动的村民。

    “获得积分前三名的村民还可以获得‘银山镇岗石村文明户’流动红旗。同时,结合文明积分,村委会每月会评选出村级‘红榜’2户,‘黑榜’1户,以‘红黑榜’展示榜样、曝光陋习。截至目前,全村累计发放‘银山镇岗石村文明户’流动红旗12面次,评选出‘红榜’8户、‘黑榜’4户。上个月的流动红旗获得者是冯定义、马顺同,他们不仅能够保持院落整洁,还能积极参与村委会举办的村庄清洁、森林巡逻等各项活动,他们都已获得过两三次流动红旗了。”说着,吴静挨个指向一名正弯腰捡垃圾的村民、一名正用扫把清扫落叶的村民,“你看,那两个就是冯定义和马顺同”。

    “在文明积分制推行的这几年,村民们热情高涨、你追我赶,逐渐形成了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的风尚。”吴静声音洪亮,带着些许自豪,“如今,村庄更美了,民风更和谐了。”

    文明积分制覆盖率达100%

    岗石村文明积分“积”出崭新风气,是资中县深化文明乡风建设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资中县从点到面,围绕推进移风易俗、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农业生产、加大环境整治等8类基础性工作,在全县各村(社区)推行配套“红黑榜”晾晒机制的“文明行动+积分兑换”模式,破除陈规陋习,涵养文明乡风。

    资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王睿告诉记者,为让群众随时可查看积分情况,资中县推出“乡村振兴积分平台”微信小程序,通过“群众提交积分申请+村级专人审核+平台公示积分”的模式,实现“一事一申请、一事一审核、一事一公示”。为了激励、督促各村(社区)高质量推进文明积分制,资中县建立县领导联镇包片、镇领导联片包村、镇干部联村包组的三级文明乡风指导体系,每季度定时定人跟进指导履职清单落实情况,定点定向监督村规民约执行、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等情况,并配套推行县镇村三级“红黑榜”奖惩机制。

    “目前,全县369个村(社区)已全面推行文明积分制,覆盖率达100%,村民参与率超90%。全县‘红榜’表扬8320余户、‘黑榜’督促5650余户。”王睿说。

    相关链接

    六净六顺

    六净,场镇洁净、道路洁净、院落洁净、水域洁净、田园洁净、林地洁净;六顺,家具摆顺、农具码顺、柴草堆顺、畜禽归顺、车辆停顺、标牌挂顺。

 

当前:A2版(2025年04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