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市阳高县下神峪村 宴席简了,文明新风更浓了
◎ 芦蕊

    近年来,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古城镇下神峪村驻村工作队积极探索,借助“一约四会”和“爱心超市”,结合发展村集体经济园区,打开乡村移风易俗的大门,走出一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新路子,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一约四会”筑牢文明根基

    在下神峪村,“咱们村,是宝地,将你我,来养育……”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在村中孩子们的口中徐徐道来。村规民约涉及孝老爱亲、婚丧嫁娶、教育子女等方面。下神峪村以遵守村规民约为基础,组织村民代表大会评选“孝老爱亲好人家”“星级文明户”“优秀大学生”“优秀党员”“优秀好村民”等先进典型,群众的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逐步增强。

    红白理事会在移风易俗方面成效显著。过去,村里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不仅造成严重浪费,还让不少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红白理事会成立后,通过制定红白事操办标准,引导村民简办宴席。今年年初,村民袁宝去世,村红白理事会的成员登门提醒,袁宝家人接受了简办宴席的建议,过后逢人便说,简办宴席既节省了开支,又不折腾人。

    村民议事会让村民真正成为村里事务的主人。从村里项目的规划设计到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村民代表全程参与,提高了村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还确保了项目顺利推进。

    道德评议会和禁毒禁赌会则从道德引领和社会治理两个方面发力。道德评议会定期评选“淑慧好媳妇”“担当好丈夫”“和美好家庭”“致富好能手”“奋进好青年”“友善好邻里”“模范好村民”等先进典型,通过宣传栏、村民大会等渠道进行宣传,在全村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禁毒禁赌会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严厉打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为乡村的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今年,下神峪村申请到了农村老年标准化食堂建设项目,项目将于今年11月份竣工。同时,将建设一个红白理事大厅,专门为村里的红事白事提供干净、文明的办事场所,并制定了为村民操办红事白事的费用标准。

    “爱心超市”激发内生动力

    下神峪村“爱心超市”以积分兑换机制,激发村民参与文明实践的热情。村民们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等方式获取积分,再用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村民武连梅、李顺是村里的志愿服务积极分子,经常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关爱孤寡老人等活动,凭借积累的积分,在“爱心超市”兑换了心仪的生活用品。他们感慨地表示,参与志愿服务不仅帮助了他人,自己还能得到实惠,一举两得。

    该村帮扶单位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每年给村里的“爱心超市”捐赠价值5万余元的商品,让村民们感受到帮扶单位的关爱和支持。

    在下神峪村,过去,村里的许多青年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老人和孩子留守在家中。如今,家门口的产业园区让很多村民实现了就地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为文明乡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A2版(2025年04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