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市江油市跳出传统创建框架,坚持从“面子”向“里子”延伸,从追求“创建指标”转向聚焦“民生温度”——
探索出“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 何志强

    ●打破“运动式治理”的窠臼,全力构建起“领导主责、机制创新、成效反馈”三维联动体系

    ●坚持问题导向、民生靶向,通过“精细化更新、生态化转型、智慧化治理”三化联动,推动城市实现从“功能补缺”向“品质跃升”的华丽转型

    ●通过“价值引领、场景赋能、文化浸润”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文明共同体

    近年来,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跳出传统创建框架,坚持从“面子”向“里子”延伸,从追求“创建指标”转向聚焦“民生温度”,探索出“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构建“三维责任体系”

    激活文明创建新动能

    江油市打破“运动式治理”的窠臼,全力构建起“领导主责、机制创新、成效反馈”三维联动体系。

    构建三级责任闭环。落实由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领衔机制,建立市、乡、村“三级”书记牵头抓的责任体系,形成“主官主责、地方联动、条块协同”的责任闭环,实现文明创建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创新网格治理联动。精心打造“27655”工作体系,创新采用“四支队伍+四大机制”网格化治理模式,通过“监控视频+实地指导”相结合,推动执法力量下沉,构建“问题发现—问题申报—联动处置—成效反馈”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

    落实民生事项反馈。坚持以创建“小切口”推动实现群众关切的“大利益”,通过“问题发现、问题整改、成效反馈”三大关键抓手,将背街小巷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等一系列“民生微实事”逐步转化为提升城市品质的“治理大工程”。

   实施“三化联动工程”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

    江油市坚持问题导向、民生靶向,通过“精细化更新、生态化转型、智慧化治理”三化联动,推动城市实现从“功能补缺”向“品质跃升”的华丽转型。

    精细化更新让城市有温度。聚焦“城市病”治理,江油市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精心构建“两纵五横”路网骨架,推进海绵城市与地下管廊的系统化建设。深入开展“五乱”整治百日攻坚行动,2024年改造老旧小区73个、供气供水管网149公里,让背街小巷变身“幸福里弄”。

    生态化转型让发展有质感。依托“两山映城、三水穿城”生态优势,实施“水系治理+公园城市”双轮驱动战略。全面完成“一江两河九堰”全域生态治理,建成明月岛公园、体育公园、让水河湿地公园3个城市绿心。积极推进李白纪念馆、海灯武馆、太白公园“两馆一园”的改造提升,持续优化公共文化设施,不断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与民生福祉。

    智慧化治理让服务有效率。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打造“城市大脑”数字平台。该平台整合公安、城管、环保等部门数据,能够实现占道经营、违停等30类问题智能识别,并在第一时间派单处置,大大提高了城市治理的效率。

    创新“三位一体模式”

    涵养全民参与新风尚

    江油市通过“价值引领、场景赋能、文化浸润”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文明共同体。

    价值引领树标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阵地,全力打造“1+24+N”服务网络,常态化开展“文明帮帮团”“周末公益集市”等公益活动。创新“基层推、群众选、专家评”道德典型选树机制,成功培育出“省级文明家庭”何飞家庭、“四川好人”冯萧等一大批道德典范,让“学榜样、做先锋”成为城市新风尚。

    场景赋能促参与。创新打造“文明会客厅”,通过“居民议事会”“文明金点子”征集活动,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设计者”。开设“邻里剧场”“文明云课堂”等全新场景,累计举办“爱江油话文明”24场,收集“文明建议请你提”相关建议485条,实现文明创建不断线,服务更暖心。招募100名交通劝导员,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使“文明交通、安全出行”的理念逐渐成为市民的行为自觉。

    文化浸润铸灵魂。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用传统文化滋养城市文明基因。将“哪吒元素”“李白元素”巧妙融入公益广告,打造“太白书廊”“诗意公交站”等20余处文化地标,绘制3处500余米哪吒主题墙绘。开展“文明大讲堂”“礼仪进机关”等活动84场次。建立“文明瞭望台”与“不文明曝光台”双轨监督机制,既大力传播城市中的“暖心故事”,又坚决治理各类“不文明顽疾”,实现了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

 

当前:2版(2025年04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