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文明沃土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四川巴中市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 牟柯

    ● 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让200余名学生掌握了实用的自我保护技能

    ● 明确1名学生1名监护人、1名社区干部、1名教师责任机制

    ● “希望学会画画,把家乡新变化画给爸爸妈妈看”

    近年来,四川省巴中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构筑多元阵地,创新活动载体,加强关爱保护,净化成长环境,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全市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成长的蓝天。

    课程引领 培根铸魂育新人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块石碑背后的故事吗?”在通江县李先念红军小学的思政课上,老师正深情讲述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教室里,孩子们专注的眼神中闪烁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憧憬。这样的场景,在巴中市各中小学已成为常态。

    近年来,巴中市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重要内容,印发《巴中市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常态听取并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关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亲临学校讲授思政课。

    同时,各地各部门紧密配合、各尽其责,统筹抓好课堂教育、活动引导、环境治理、协同育人等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强大的育人合力。

    在具体实践中,巴中市注重用好用活本土红色资源,丰富学习生活内容。组织专家编写《大爱巴中》系列青少年读本,开发《红军故事》《红色传承》等校本教材30余种。在全市中小学校持续深化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等主题教育活动,常态举行“国旗下的讲话”“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读红色经典”“观红色影视”等系列活动,持续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用“全国助残日”“学雷锋纪念日”“世界环境日”等时间节点,组织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敬老助残、文明交通劝导、环保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奉献精神、仁爱意识。

    协同育人 筑牢成长防护网

    “同学们,遇到陌生人搭讪该怎么办?”在南江县公山镇小学的教室里,民警李强正在给孩子们讲授安全知识。这场由县民政局联合多部门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让200余名学生掌握了实用的自我保护技能。

    未成年人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近年来,巴中市坚持家校社协同育人,深入实施“巴中市好爸爸好妈妈家长成长计划”,全市中小学生家长参加好家风好家训活动累计超过万人次。推行家长学校“总校+分校+校点”运行机制,依托巴中开放大学挂牌成立巴中市家长学校总校,统筹全市家庭教育工作。

    在巴州区宕梁街道综治中心,省级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示范点每周都会接待前来咨询的家长和孩子。“这里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单亲家庭孩子张小明说。据了解,目前该中心已为上千户重点家庭提供关爱帮扶。

    “巴河上游大佛寺段30米处有人落水,请迅速组织人员救援。”2024年4月28日,由市教育局、市应急管理局等部门主办的全市中小学校园“一盆水闭气”体验暨2024年度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在巴州区七小启动。活动现场开展了模拟学生落水应急救援演练和“一盆水闭气”体验。

    针对暑期安全问题,巴中市印发《关于进一步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1名学生1名监护人、1名社区干部、1名教师责任机制。同时,创新建立防溺水措施,重点河道加装防护设施,增设防溺水标识、溺水救援设备及防溺水警示标志,并聘请义务监管员和志愿者,常态排查危险水域,发现反馈并督办整改问题。

    爱心汇聚 托起明天的太阳

    3月31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各中小学校,校门口的“护学岗”已经准备就绪。志愿者细心地为学生们整理着红领巾,交警吹响哨声,引导来往车辆减速慢行。

    这是巴中市关心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市公安局在全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设置“护学岗”,组建“民警+老师+保安+家长+志愿者”的护校队伍,在上下学高峰期,民警提前到岗疏导交通、维护秩序,通过联动开展“护学”行动,有效减少校园周边安全隐患。

    从思想道德教育到社会文化环境整治,从丰富课外活动到关爱帮扶未成年人,为扎实推进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巴中市各有关部门常态化、多举措、全方位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周末,恩阳区“童伴之家”充满欢声笑语。留守儿童小雨在志愿者的指导下,通过视频与在外务工的父母“云团圆”。墙上贴着她的心愿卡:“希望学会画画,把家乡新变化画给爸爸妈妈看”。

    近年来,共青团巴中市委提档升级“童伴计划”,全市各地依托“童伴之家”阵地,常态化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等走进“童伴之家”,围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应急救护等主题,开展教育研学和安全自护活动。

    夜幕降临,城市的灯火次第点亮。校园里,孩子们的笑声渐渐远去;社区中,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依然明亮;网络上,“护苗”行动持续净化着成长空间……这一切,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对下一代最深沉的爱与责任。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站在新的起点,巴中市将继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让每一株幼苗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共同托起更加美好的明天。

 

当前:2版(2025年04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