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绝对权威型”父母
◎ 颜克存

    一直以来,我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在学习和兴趣特长培养方面,我从不容许孩子有任何反驳。也正因如此,我在两个儿子眼里,就是“绝对权威型”父亲。我们之间的相处,很多时候,是不太和谐的。多少次,儿子都觉得我无法理解他的世界,而我也常常因为他的“不争气”而感到困惑和挫败。

    之前,两个儿子的周末,都被我安排得满满的。作文、书法、游泳、篮球、跆拳道,顺序推进,一项不漏,准时准点。如果偶尔他们贪玩忘记了,或是偷懒不去,或是故意迟到,我都会送给他们相应惩罚,轻则唠叨、批评,重则“竹笋炒肉”。在我心里,我对他们的一切严格,全是为了他们好。

    前不久,因为上兴趣班的事儿,10岁的大儿子与我爆发了“战争”。这一次,他把他的犟脾气全都表现了出来,他不仅不听从我的安排乖乖去打篮球,而且还直接冲我吼:“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去打篮球!”儿子的激烈反抗,一时让我大为光火,却又有些不知所措。所以当我把手里的戒尺举得高高时,却没能让它如往常一样落下去。我强忍心里燃烧的怒火,刻意压低了声音尽量平静地问儿子:“篮球你不是打得很好吗?为什么又不去了?你不能总是干一件事半途而废吧?”听了我的话,儿子带着心里的委屈,一边抹眼泪一边说:“我对打篮球从来都不感兴趣,一直都是你逼着我去上课的,我对篮球的喜欢,全是装给你看的。”接着,儿子又补充道:“我真心喜欢的是游泳,可每次你为了赶时间让我去学篮球,总是2:00(下午)让我去游泳馆,然后3:30准时离开,我想多学一会儿都不行。”

    儿子在反抗中,第一次说出了他的心里话,这些话如一声惊雷,打破了我的“绝对权威”,而我这个“绝对权威型”父亲,也是第一次开始尝试着去理解儿子,反思自己。我突然意识到,以往的自己真的是错了,而且错得很彻底。我作为父亲,强行用自己的“绝对权威”绑架了儿子,将自己的期望与意愿强加于儿子,希望通过控制他们的一言一行来塑造我心中的理想孩子。殊不知,我这样的做法,不仅不是为了儿子好,反而扼杀了他们的真兴趣,培养了他们的“伪面孔”,甚至让他们产生了逆反心理,不知不觉间就站在了我的对立面。

    经此争吵之后,我也试着放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学着放手,支持两个儿子随着他们的兴趣发展,让大宝学游泳,让小宝学书法。这之后,我才发现,他们哥俩似乎变得不再懒惰了,也不再与我“躲猫猫”,而且学习上也变得更加自觉。

    后来,县里举办游泳比赛,大宝还拿了奖。小宝也没有让我失望,他在书法班组织的“新年对联义卖”活动中,同样表现优秀。当他们各自把奖状拿到我面前时,我给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分别点了一个大大的赞,他们也毫不吝啬,向我这个曾经的“绝对权威型”父亲,道了一声“谢谢”。

当前:6版(2025年04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