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文明建设成果 塑造文明示范先锋
——眉山市东坡区国税局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何广丙
“没有永不褪色的荣誉,只有永不停步的登攀。”
早在2003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国家税务局就已荣膺“省级文明单位”,成为国税系统文明创建的示范单位。连续10多年来,该局始终坚持不懈地严格按照文明单位的标准,围绕各项工作狠抓落实,通过开展以人为本抓班子带队伍、围绕中心抓征管优服务、示范引领抓带动促发展等举措,不断夯实文明建设成果,助推文明建设与税收业务双提升,为助力眉山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集聚新动能。
以人为本抓班子带队伍
文明创建,关键在人,关键在班子,在队伍。为此,该局始终把文明创建、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作为工作主线,打牢文明创建的“扎根工程”。
为强化班子队伍的引领作用,该局确定了“税收、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并成立了省级文明单位成果巩固领导小组,将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规划,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按季进行考核。做到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组织、机构、人员、责任、措施、经费“六个”到位,确保成果巩固取得实效。
此外,该局还加强了对行政执法权和税收管理权的监督,对班子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洁建设进行了定期分析,查找隐患,采取措施。运行了行政监察系统,开展了全员深入查找税收执法风险和行政管理风险活动;编写了税收风险手册,防范税收风险;对税务稽查案件实行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制度,并请纪检、检察院等单位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专题讲座,防患于未然,从源头构建反腐倡廉的保障体系。
鉴于国税队伍新老交替,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税收征管及纳税人的新需求,东坡区国税局以培养年青干部综合能力为突破口,以“岗位大练兵 业务大比武”为契机,加强岗位实战训练,开展一帮一、传帮带活动,全面提升青年干部的岗位实战能力。近两年来,先后投入教育培训费40余万元,通过在岗培训、岗位练兵、委托培养等形式,举办各类培训60期,培训人员200人次,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通过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目前全局有全省国税系统优秀共产党员1人,省级征管稽查能手3名,市级征管稽查能手4人,注册税务师4人,取得初级会计资格人员13人,取得中级会计证书资格1人,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人员33人,省级三八红旗手1名。
围绕中心抓征管优服务
该局把为国聚财,为民收税作为工作的神圣使命,强征管优服务作为工作主业,始终把服务全局,让纳税人满意,让社会满意,让地方党政满意作为工作标准,助推全局工作“提档”升级。
为纳税人服务,让纳税人满意,成为全局干部职工的共识。该局全面深化税收征管服务创新转型,构建了全职能办税服务厅。对所有审核审批业务的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大力简并办税节点,极大地提高了办税效率。办税节点的简并,业务流程的优化,使审核审批事项整体实现了60%以上提速。并开展信息推送服务、容缺后补服务、非接触式服务、中性服务、绿色服务五个方面进行创新,着力打造极简极速的现代化办税模式。推行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预约服务制、延时服务制、每日晨会制、导税员制、双领导值班制等工作制度,并健全了纳税人未办结事项登记簿、纳税人意见登记簿“两本账”,实现了减少环节、减少时间、减少文书、减少接触“四减少”。目前,共清理涉税事项178项,减少环节180个,同比减少80%。自助办税评价系统(ARM)数据显示,区局纳税人满意率达99%。纪委行风政风在线评价系统数据显示,纳税人满意率达99.19%。
近年来,面对政策性减收等因素导致主体税源严重下滑的严峻形势,全体东坡国税人在市局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积极应对,连年圆满完成收入任务。今年,截至11月30日,共实现全口径税收收入83535万元,同比增长39.35%,完成市区两级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2833万元(含四大行业营改增收入),同比增长109.97%。
示范引领抓带动促发展
东坡区国税局作为省级文明单位,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作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传帮带宣传等方面释放文明单位的正能量。
该局充分发挥党支部、妇委会、工会等党群组织的作用,坚持每年向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及困难母亲送温暖、献爱心。积极响应区委关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强力推进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要求,区局深入所联系的修文镇列神村结队帮扶户家中,了解直接联系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到目前为止,共为结队帮扶单位送去生活物资及资金30余万元。2015年5月,经东坡区文明办安排,省级文明单位结对帮扶乡村学校少年宫,东坡区国税局与修文镇初级中学结成对子,经协商达成了共识,并制定了结对帮扶协议和方案,按计划为修文初级中学少年宫捐赠15万元用于学校教学电脑设备、图书室、体育场所、困难学生的帮扶和优秀师生的奖励,并按帮扶协议已全部兑现,帮扶效果明显,受到了东坡区文明办的高度好评。
成绩属于过去,征途任重道远。目前,眉山市东坡区税务局正继续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征管建设和形象建设的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深化创建认识,细化创建制度,强化创建措施,硬化创建考核,优化创建质量,向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