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血缘的爱
春林
就职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北川羌族自治县供电分公司陈家坝供电所的王艳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九年前进入供电公司工作。在公司的大家庭里,同事互帮互助,相处愉快,很快王艳就和公司同事蒋波坠入爱河,和大多数恋爱中的年轻人一样,孝顺双方的父母,两家人计划着小两口结婚、生子,性格朴实的王艳和蒋波父母相处融洽,渐渐地感情越来越深,在心里,早已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让两家人憧憬的美好生活没了,蒋波永远地离开了王艳,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已经计划好的幸福生活。
地震发生时王艳在离北川老县城50多公里的小坝供电所上班,由于地震后,余震不断,山体滑坡,道路塌方,阻断了她回北川找亲人的道路。5月14日她和同事们决定翻山回北川。一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途中得知北川受灾群众已经转移到绵阳九洲体育馆,终于在5月15日晚上到达绵阳九洲体育馆救助站,找到了蒋波的父母。当王艳听到蒋波母亲哭着说,“蒋波走了”时,大家哭着抱成一团,感觉天都塌了。这个巨大的噩耗给了蒋波年过半百的父母极大的打击,两位老人常常独自流泪,眼看着,之前憧憬的美好生活离得越来越远。
地震后很长一段时间,王艳看着两位老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急在心里,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为了感情的延续,王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两位老人认作自己的干爹干妈,替遇难的男友继续孝敬他的父母,以抚慰两位老人受伤的心灵。当王艳将这个想法告诉自己的父亲和哥哥时(母亲在地震前已去世),他们也同意她的想法,支持她这样做。于是王艳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向两位老人提出自己的想法,将他们当成自己的爸妈,做他们的女儿,蒋波无法做的事情,自己替他做完。两位老人也表示非常愿意,会将她当成亲生女儿一样对待,两位老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三人一直生活在一起。由于条件限制,共同挤在擂鼓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板房里。虽然条件简陋,但生活正慢慢走上正轨。为了使老人尽快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王艳每天下班后就回去陪他们聊天,帮忙做家务,洗衣做饭等,给他们讲一些开心的事情,使他们逐渐淡忘了失子之痛,身体状况也逐渐有所好转,生病的次数明显少多了。
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工作压力逐渐加大,也无心再胡思乱想,王艳的心情开朗了许多。两位老人也在同事亲友的关心和帮助下,渐渐地从阴影中走了出来,笑容也时常挂在老人的脸庞。每当逢年过节,王艳就算再忙再累,都要给“爸爸妈妈”买些衣服或者他们喜欢的东西。两位老人也经常对邻居说,“我们的女儿对我们真好,把我们照顾得非常周到,很有孝心!”有很多不明情况的街坊邻居,还以为王艳就是他们的亲生女儿呢!
时间过得很快,王艳也建立了家庭,生下了可爱的小宝贝,老人为这个小家伙的到来感到非常开心,每天围着宝宝忙,忘记了地震带来的伤痛。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老人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心血。正是因为小孩的到来,让一家五口更有生气,每天都有新的乐趣,使家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生活过得更加有滋有味。
有了老人帮忙照顾孩子,减轻了王艳不少负担,同时也没了后顾之忧,使她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王艳踏踏实实做事,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也因此在2013年度被公司工会光荣地评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丈夫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光荣称号;王艳还积极参加公司团支部组织的电力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团支部2015年度获得了“四川省五四红旗团支部”“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的光荣称号;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团支部在今年4至6月,先后在禹里小学建立了“川电留守学生之家”、在开坪小学建立了“电力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开坪乡凤阳村建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在大力提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王艳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