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园林·尚工逸城” 看得见的秀美与宜居
宁夏石嘴山市“六城联创”描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新画卷
薛文斌

市情概要 石嘴山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地级市,市名因贺兰山脉与黄河交汇之处“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现辖大武口区、惠农区、平罗县。近年来,市委、政府举全市之力推动产业、民生、生态“三大转型”,努力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新型工业城市,经济稳步发展,民生持续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典型的煤炭工业城市初步转型为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
开放、富裕、和谐、美丽的新型工业城市石嘴山

开放、富裕、和谐、美丽的新型工业城市石嘴山

石嘴山市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

石嘴山市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

 

    近年来,宁夏石嘴山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深入开展系列文明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多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仅改变了市民的生活理念,也改变了城市精神面貌,更带来了城市形象品质和市民文明素质的持续提升。
    山水园林·尚工逸城,石嘴山因文明城市创建而让人看得见秀美和宜居。
    “六城联创”描绘美丽新画卷
    经过多年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石嘴山市总结出一套“1+5+x”的“六城联创”动态创建思路,成为石嘴山市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品质的优良载体。
    探索“六城联创”工作模式。石嘴山市自2011年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以来,经过一轮创建,于2015年提出了“1+5+x”的动态创建思路,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城、法治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六城联创”,同时鼓励支持相关单位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等。按照该创建模式,全市现已成功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提高“六城联创”工作水平。一是完善指挥调度机制,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结合实际补充完善工作组,树立“六城联创”一盘棋思想,确保高效决策。二是完善联创联动机制,建立以文明城市为龙头的“六城联创”工作台账,明确创建任务、时间和责任人,带动其他创建顺势而为,形成创建合力。三是探索第三方测评和目标考核奖惩机制,形成以问题倒逼责任人落实责任,以问题倒逼工作环节优化和改善的工作局面,实现科学评估。四是完善鼓励市民参与创建机制,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六城联创”,为形成山水互相辉映的文明石嘴山形象奠定基础,突显创建为民。
    做好“六城联创”重点工作。一是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彬彬有礼石嘴山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步骤地推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美德提升工程,塑造石嘴山人讲文明、遵道德、守礼仪、重诚信的彬彬有礼良好形象,实现城市形象品质和市民文明素质双提升。二是抓好“九大文明创建”,夯牢文明基础。抓好文明家庭创建,以好家风支撑好的社会风气;抓好文明旅游工作,提升公民旅游素质;抓好文明餐桌行动,形成崇尚节俭良好风尚;抓好文明交通引导,营造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抓好文明窗口建设,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抓好文明校园创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抓好文明工地建设,做好外来人员教育培训和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抓好文明经营,打造不敢不能不愿失信的制度环境;抓好文明上网,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三是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市、县区数字化城管系统平台,利用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服务系统与数字化城管系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是推进政策法规建设,深化“六城联创”。进一步规范市民文明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深化《石嘴山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石嘴山市城市养犬条例》《石嘴山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立法工作,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法律保障。
    道德模范引领文明新风尚
    坚持以日常教育为基础,以主题活动为牵引,以典型人物为引领,以宣传引导为推动,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推出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好人和平民英雄,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亮丽风景线,为建设文明石嘴山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筑牢公民道德的建设基石。石嘴山市已持续开展五届道德模范和两届“最美石嘴山人”的评选表彰活动,并向自治区、中央文明办评选推荐了一批全国、自治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有1人获全国道德模范、7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8人入选“中国好人榜”,300余人获自治区、市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称号,为群众树立了道德标杆和精神丰碑,为提升公民文明道德素养发挥了榜样引领作用。
    形成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充分利用媒体优势宣传最美人物、时代楷模、凡人善举。围绕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周淑琴、“中国好人榜”好人、“感动宁夏年度人物”的善行义举进行深入宣传;深化公益广告宣传,在媒体上,街道、公园、公交站点、学校等公共场所刊载、设立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的公益广告,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典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策划举办了“德耀中华——道德模范在身边”基层巡讲、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道德讲堂等活动,持续、集中宣传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凡人善举的感人事迹,掀起学习宣传热潮。
    树立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关爱道德模范,让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在政治上有待遇、社会上有地位、生活上有保障。出台了《石嘴山市帮扶礼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实施办法》《石嘴山市文明委成员单位、全国文明单位联系生活困难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实施办法》,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采取多种方式帮扶礼遇历届道德模范,坚持特殊节庆日党政领导走访慰问道德模范,邀请道德模范出席全市性重大节庆活动,为道德模范免费体检,最大限度地帮助道德模范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志愿服务推动文明新常态
    石嘴山市坚持从机制、队伍、项目、布局、宣传等方面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有力推动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抓机制,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完善了市文明委总体规划,文明办协调督导,团市委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分头实施,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志愿者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志愿服务表彰奖励以及志愿服务激励回馈等12项制度。进一步完善“石嘴山志愿者网”信息平台,落实市民参与志愿服务嘉许制度,推广大武口区志愿服务“一卡通”经验,充分发挥学雷锋社会志愿服务基地功能,实现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有长期服务对象。
    抓队伍,志愿服务组织专业化。全市已发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支队40个,服务队167个,工作站102个,注册志愿者近5.3万人,先后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8万余次,奉献爱心服务时长近百万小时,受益群众数十万人次。先后命名了大武口汽车站、中华奇石山、石嘴山体育馆等34个全市学雷锋社会志愿服务基地。成立了宁夏首个志愿者培训学院,并结合实际建立了8个分院,根据不同对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培训,志愿者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抓项目,志愿服务工作标准化。开展了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紧紧围绕“五个有”标准,每周五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社区志愿服务,使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常态化。组织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对行人闯红灯及车辆乱停乱放进行专项治理,营造良好交通环境。因地制宜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涌现出“靓嫂帮帮团”“爱心敲门团”“凡事帮”等一批优秀志愿服务团队,“温暖星期三”、“青字号”红领巾课桌、“馨乐康”巾帼志愿等一批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和“钥匙哥”王欣、“饺子嫂”赵小东、“做饭叔”马继华等一批优秀志愿者,大武口青山街道蓝山社区“爱心公益坊”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空前高涨。
    抓宣传,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全市主要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弘扬“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报道志愿服务活动和优秀志愿者事迹。结合“3·5”学雷锋日、“12·5”国际志愿者日,拿出重要版面和时段,宣传志愿服务工作,刊播志愿服务公益广告。依托石嘴山文明网、石嘴山志愿者网加大宣传工作,开通了“文明石嘴山”微信公众号,自上线运行以来,排名一直保持在宁夏新媒体指数排行政务榜单前列。

当前:四版(2016年12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