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示
一座城市的品质如何呈现?它承载于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璀璨文化,承载于城市空间与城市生活的每一个精致细节,更体现在全体城市居民的文明素养和思想道德境界。
成都,这座国际化的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在大力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在持续不断地累积以精神文明为引领的城市“软实力”,凝炼城市精气神,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站在新的征程上,成都将如何建立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文明体系,延续塑造城市精神与灵魂的文明接力?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张映明。
记者:成都市连续三届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2016年,成都被确定为全国6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在城市新一轮发展征程开启之际,您如何审视成都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重大意义?
张映明:城市是物质与精神的高度聚合体,物质基础越是优厚,精神上的“养分”就越不能缺乏。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促进经济与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成都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重要途径,其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非同小可。
当前,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清晰定位下,我们正按照“一个目标、五维支撑、七大任务”的“157”总体思路,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建设西部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四中心、一枢纽”为支撑,统筹推进城市空间、动力、经济、文化、生态、民生、治理七大方面任务。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城市的软环境、软实力建设也要齐头并进。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对于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强社会治理、优化发展环境、传承和繁荣城市文化,增进民生福祉都是极大的推动,是我们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坚持绿色发展的有力抓手,同时也是全市上下极其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惠泽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入研判成都发展阶段和客观实际,深刻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深入持久地推进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记者:您刚才讲述了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意义,但文明创建是一个长期、动态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发展方方面面,需要城市整合调动各方资源,各级党政部门和市民群众同心合力、共同推进。成都如何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确保创建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张映明: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能否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效,关键在于凝心聚力,核心在于党政引领。为了强力推进共创共建,成都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核心作用,组织和领导成员单位,以“大联动”为抓手,统筹文明委成员单位形成工作合力。
有了组织机制保证,我们着力推动文明创建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专项工作现场办公会议;坚持“以测促创”,每年根据全国、全省测评体系相关要求,委托第三方开展两次综合文明指数暨城乡环境治理测评,会同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对区(市)县和相关市级部门综合考评,测评结果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实施常态督察,组建市民督察员队伍,结合创建重点、难点及市民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开展日常监督;开通成都文明热线96110,集合新闻媒体、政府部门和行业单位等多方力量,打造社会舆论监督和民意沟通平台,有效解决群众反映集中度高的疑难问题……为了切实促进体制机制长效化,我们始终坚持高位推动、上下联动、基层主动,形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成都格局”。如今,成都各个创建板块正以高昂的士气、饱满的热情投入文明创建,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记者:城市是由多种复杂系统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完善各项城市功能是推动城市发展应有之义。围绕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都市怎样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
张映明:完善的城市功能是城市价值的体现,是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最近,成都市委召开了十二届九次全会,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对城市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专题审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彰显了成都市加强城市工作、推动城市科学发展的鲜明态度。近年来,成都市通过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城市面貌发生巨变,城乡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方便了群众的生活,塑造了城市文明新形象。围绕创建为民利民惠民靠民,成都提出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着力建设健康成都、幸福蓉城”的目标,通过文明创建夯实城市文明基础,让市民共享创建成果。加快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文明交通环境;加快建设西部科技中心,着力提升城市创新力、创业力、创造力;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目前,成都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记者:城市因人而立,人是城市文明的灵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文明城市创建的根本任务。成都市如何提升全民素质?
张映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诸多要素推动,但其中,人是第一位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我们始终把增强市民道德水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放在与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实现整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
近年来,我们注重思想引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在城市的社区、单位、学校、家庭,对每一个组成城市的细胞机体不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我们注重知行合一,通过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百姓故事会、纸鸢书院、金沙讲坛、道德讲堂等市民乐于参加、便于参与的各类活动平台,传播正能量;我们致力于打造“志愿之城 公益之都”,形成“互联网+志愿服务”新模式,探索特色公益……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持续深入,市民的文明素养和思想道德境界已不断提升,平凡的善行义举随处可见。比如今年秋天感动全国的“成都市温暖”——广东卫视《你会怎么做》节目在成都街头通过隐藏拍摄的方式,观察成都市民如何对待健忘、迷路的老人。快餐店、菜市场、冒菜馆……面对演员扮演的老人,成都人纷纷上前相助,用最真实的行动给出了温暖人心的答案。
记者:一座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永远是进行时。从2008年在省会城市中首批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至今,成都各项工作强力推进,发展成就有目共睹。那么,下一步成都将如何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使之与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相匹配?
张映明:作为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正向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力进发。以此为目标,成都正加快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新蓝图”已绘就,如何建立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文明体系,走好国家中心城市高品质创建之路,正是我们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思考的问题。
首先从整体设计来讲,我们将立足实际,把精神文明建设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服从大局,围绕中心工作,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深刻把握提升全社会精神境界和文明水平的内涵。更加注重精神引领,坚持不懈、扎扎实实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深度挖掘和充分激发成都文化的优秀基因,塑造体现文化传承、时代精神和成都特色的城市精神,提升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软实力。
其次从具体举措来讲,那就是要精准施策补“短板”、抓常态。要抓住制约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提高的突出问题,抓住与国家中心城市定位不匹配的反差最大的顽疾陋习(如交通文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短板”,找准问题,把握关键,细化措施,精准施策,进一步塑造城市良好形象。同时,通过综合文明指数暨城乡环境治理测评、常态督察等有力举措,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提升城市居民的文明素养和思想道德境界。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始终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让市民在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精神文明建设,归根结底是一项群众性工作,群众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更是文明创建的不竭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把民生福祉作为检验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最重要的指标,通过持之以恒地推进“五大创建”“三大文明行动”“志愿之城、公益之都”建设等创新举措,引导全民参与创建,共享创建成果。
新一轮发展征程已经开启,我们将在充分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基础上,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推进全域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让城市更文明,让市民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