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在大山深处的“孺子牛”
——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曾德华
胡桂芳
  本报记者 胡桂芳

  10月25日,犍为县双溪乡硝水村小学笼罩在蒙蒙细雨中,校园里3排简陋的教室和荒草丛生的院坝,揭示着办学条件的艰辛。

  此时正是课间活动时间,在一群嬉闹的孩子中,身穿绿色上衣的曾德华正弯着腰将手里的热馒头、鸡蛋分给身边的孩子们,满目慈爱。

  从9月2日到29日,曾德华曾蹲守在双溪乡硝水村小学了解学生的情况。为了摸清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她时常走在崎岖泥泞的小路上,有时甚至半夜才能回到学校。犍为县的陡坡岩壁,纵横水沟,都留下了她爱的足迹。

  退而不休献余热

  曾德华是一名退休教师,2004年开始在乐山市五通桥区关工委工作。2012年回到自己的故乡犍为县继续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以至诚至爱培育祖国的“花朵”。

  回到犍为的一年半后,她走遍了30个乡镇,对全县的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贫困儿童进行了调研,引领贫困孩子树立正确的“成长梦”。在她的关怀下,数以百计的学生走出了大山,更走出了贫困。

  12年来,她帮助过的留守儿童已有300余人,募捐收集的衣物达3万多件。“没事就找事做”,无论是失足青少年还是贫困生,她都愿意千里跋涉,奔波劳累,用大爱无声的高贵品质,影响着一个又一个孩子。

  徒步家访解生情

  9月2日,天空飘着小雨。曾德华背着两个大大的包裹来到了双溪乡硝水村小学,包裹里装着送给孩子们的一百多件衣服。这是她12年来养成的习惯,下乡总要给孩子们带点衣物。

  短短几天,曾德华就对全校34个学生进行了一次家访,在了解情况后,给困难学生捐赠了崭新的衣服、图书、棉被等。在蹲守学校的27天里,曾德华还每天教课,教孩子们学会做人,学会感恩。

  在采访的过程中,曾德华手里一直拿着一个本子,这个本子里记录着她每次家访的内容。谁家有困难,需要得到什么样的帮助,都详细地记录在这个小本子里。“有时候家访要徒步走一个多小时,沿途的野草有的长到我的脖子那么高,整个人就在草里走。虽然心里有点怕,但是一想到能帮助那些孩子,我就硬着头皮往前走。”曾德华说。

  尽己所能做善事

  “如果没有曾老师的帮助,无法想象现在的我是什么样子。”这是犍为县下渡乡三合村二组的大学生陈前的肺腑之言。陈前如今是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大四学生。陈前母亲早年病故,父亲又是三级残疾,家庭十分困难。2012年,曾德华在详细了解陈前的家庭情况后,积极向县就业局领导汇报相关情况,县就业局核实情况后,当即表示每年捐资3000元作为陈前读书期间的生活费,直到其大学毕业。同时,曾德华还联系企业,为陈前争取到每月400元的生活费。

  家住五通桥区的小龙8岁时因玩石灰导致双目失明,一直失学在家。家中只有80多岁的奶奶,生活靠政府救济。家庭的困境让原本活泼的他变得沉默寡言。看到小龙的情况后,曾德华下定决心要治好孩子的眼睛。

  2008年3月,曾德华带着小龙来到成都就医。医生告诉她,小龙的眼睛可以医治,只是要等到有人捐献眼角膜时才能做移植手术。2009年元旦,合适的眼角膜终于找到了。在曾德华的陪护下,移植手术顺利完成。当看到小龙打开绷带重见光明的那一刻,曾德华泪如泉涌。

  面对记者的提问,曾德华不愿意过多地谈论自己,虽然她拥有“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提名奖”“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诸多荣誉称号。这就是曾德华,凭着一颗热心关爱祖国下一代的“孺子牛”,用爱和责任耕耘着大山里的希望。
当前:第一版(2016年11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