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康福”:见证康县文明刻度
——甘肃省康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查与思考
杨初



康县县城远景图



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前中)、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前右二)在康县长坝镇花桥村视察工作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林铎(右三)在康县长坝镇花桥村调研指导工作

陇南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青(前右二)在康县农村调研

县委书记李廷俊(中)在康县农村检查工作

美丽的海棠谷

陇上江南美如画

神奇的梅园漂流

浓郁地方特色的舞蹈

  本报记者 杨初
  近几年来,素有“安宁、康福”之称的甘肃省陇南市康县,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连续四年美丽乡村建设获得甘肃全省考核第一名;先后多次在这里召开全国、全省性现场会;县委书记李廷俊分别于2015年、2016年两次参加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介绍经验;全县已建成美丽乡村262个,占全县总村数的75%,3.6万户群众彻底改善了居住环境,占农村4.7万户的76.6%,城乡居民整体素质普遍提高。有1镇5村评选为全国最美村镇。陇南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学习康县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舞台建设经验的两个决定;记者多次深入康县农村、机关采访,陇南市文明委也先后组织专人深入康县农村村组、单位社区,对如何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调研……

  位居大西北的康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如何取得的?

  康县——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全县21个乡镇350个行政村1640个自然村分布于70余条河谷和90多座山梁,80%以上的群众分散居住在高半山、峡谷河道及林缘地区。

  多年来,康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按照中央文明办提出的12项具体工作要求和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三个美起来”的建设目标,在工作实践中创造性地探索出了“留住乡愁、装扮乡容、开发乡宝、富裕乡民”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功经验,走出了一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之路——

  留住乡愁、装扮乡容、开发乡宝、富裕乡民。

  夯实了康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长期以来,康县县委、县政府坚持因地制宜,大胆改革,锐意创新的原则,结合自身实际独树一帜,既留住了乡愁、装扮了乡容、开发了乡宝、也富裕了乡民。

  传承文化根脉,留住了乡愁。康县根据各村自身特点,挖掘农村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地域文化元素,保护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格局,传承保护文化血脉,让文化在农村落地生根。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坚持突出地方特色,积极引导各村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培育打造以梅园沟景区、百公里生态风情线等为主体的生态旅游文化,以古道古镇、古桥古庙等为主体的茶马古道文化,以地域特色文化品牌男嫁女娶、霸王鞭、锣鼓草等为主体的民间民俗文化,按照生态旅游、传统民俗、红色文化、休闲健身等不同类型,适宜舞台的建舞台、适宜广场的建广场,分片分区域按类别因地制宜改造建设。康南五个乡镇重点反映秦巴风情、陇上茶乡风情、亚热带风情等特色,康中六个乡镇重点体现田园风情特色,康北十个乡镇围绕历史、民俗等文化元素,反映民俗文化特色。其它已建成的美丽乡村都精心复制和还原了农耕文化、传统文化实物,收集村庄大事、旧时器物,寻访家训家规,建成了各具特色的村史馆、上百年的老宅、磨苞谷的老磨坊等,征集了古老的造纸术,村史馆内收藏的十六代人的家谱祖训、收庄稼用的背篼、养蜂用的蜂斗等农村生产生活中的老物件,组建了大南峪乡的“开心驿站”舞蹈队、阳坝镇油坊坝村的梅园神舞舞蹈队、王坝乡王坝村的棒棒鞭演出队、豆坪乡豆坪村的唢呐演出队等民间文艺社团等,不同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在乡村争奇斗艳、各展芬芳,并得到活态的传承、创新,形成了广大群众能积极主动参与、乐于表现的良好氛围,沉甸甸的“文化果实”传承了文化根脉,留住了乡愁,让村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社会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幸福感。

  (下转第二版)  (上接一版)

  建设美丽乡村,装扮了乡容。康县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全面惠及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均等化与差异化相结合的要求,按照“达标村、示范村、精品村”三级联创的标准,建设“生态旅游型、古村修复型、产业培育型、环境改善型、文化服务型”五种类型的美丽乡村,体现了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和追求效益最大化原则。一是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推进。康县把美丽乡村建设放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考虑,依据县域发展规划和功能划分,科学规划、统筹安排,聘请专业设计单位高标准完成规划编制,做到了一村一规划、一景一设计、全县统一大规划,坚持没有规划不审批、没有审批不立项、没有立项不建设。规划步骤上,坚持先从公路沿线创建示范点,然后依次向川坝河谷、高半山区、边远地区延伸,最后以点连线成面。规划编制中,注意合理确定村庄的布局、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大拆大建。把建设美丽乡村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中心村镇配置,促进产业布局合理化、人口居住集中化,联动推进区域性路网、电网、管网、河网、通讯网、垃圾处理网等一体化建设,装扮了乡容,打造现代农村社区。二是就地取材,降低建设成本。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康县没有资金优势,但通过创新机制、整合项目、挖掘资源、统筹协调,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高标准、低成本建设美丽乡村的新路子。对村容村貌进行整理而不是大拆大建,建设就地取材而不是千篇一律,群众投劳抵资而不是大包大揽。烂砖头旧瓦片、大水缸石碾子等旧物件都被作为建筑装饰材料。既节约了成本、又增添了新韵,既留住了乡愁、装扮了乡容,又体现了特色。三是整合资源,健全长效机制。康县的美丽乡村建设贯穿和凸显了“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乡村经营发展理念;“不砍树、不埋泉、不毁草、不挪石”的乡村原生态保护理念;“一村一规划、一村一景观、一户一品牌”的全县生态旅游大景区建设理念;“把农村当城市一样规划、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就地城镇化理念;以及“不搞大拆大建大集中”“就地取材、顺势而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健全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的持续推进机制;“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规划引领机制;“党委统一抓、书记全盘抓、成员分工抓、部门配合抓、基层具体抓”的责任落实机制;“县级主要领导带头、四大班子领导齐动、联村联户部门实帮、乡镇村社大干”的上下联动机制;“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部门协作机制;“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资源整合机制;“不撒胡椒面、不搞一刀切”的分类指导机制;“群众打底子、政府上面子”的群众发动机制;“一月一督察、一月一排序、一月一通报”的检查监督机制;“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户”的文明创建机制;“村内事、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等长效管理机制。

  发展特色产业,开发了乡宝。“既要让村子美丽,又要让产业发展”,康县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引导旅游、种植、养殖等优势产业向农村转移和延伸,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推进农产品向旅游商品、产业村向旅游风情村转变,真正变环境优势为经济优势、变生态资源为生态效益。先后组织人员学习借鉴四川、浙江、广东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围绕“六化”(基础设施配套化、经济发展产业化、村容村貌园林化、家庭院落花园化、村风民风和谐化、管理机制长效化),在建设美丽乡村时注重“乡宝”特色产业的开发,根据城镇郊区、公路沿线、旅游景区、高半山区等不同的区位和地域特色,确定不同的与之相配套的特色产业,把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新农村建设后劲的重要举措,利用当地生态资源优势,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按照“南茶北桑、整县核桃”的发展思路,突出核桃、茶叶、蚕桑三大主导产业,统筹发展花椒、畜牧水产养殖、中药材、蔬菜等区域重点产业,积极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地方特色产品。比如,碾坝乡玄麻湾社是康县核桃“双十”综合管理示范点;康南立足良好的生态和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把大鲵养殖作为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发展;宋沟村立足村情,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种植;阳坝、铜钱、白杨等乡镇的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龙潭、油坊坝、枫岭等村庄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文明样板村、茶叶专业村;花桥村把千年菩提树打造成旅游景点,建成了乡村旅游的集散地。初步统计,全县累计发展核桃34600公顷、茶叶3652公顷、桑园3280公顷、花椒17646.7公顷、中药材5102公顷,发展蔬菜1533.3公顷。2015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5032元,贫困人口减少4.54万人。既改善了村容村貌,更打造了产业链,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推进脱贫攻坚,富裕了乡民。康县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最大的政治,立足县情实际,创新扶贫模式,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扶贫、旅游扶贫、参股扶贫”的新路子。一是打造“生态扶贫”新样板。立足自然生态优势,始终坚持“生态为基、发展为要、民生为本”的原则,创新完善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生态美丽康县、打造整县生态旅游大景区”的工作思路,把“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不砍树、不埋泉、不砸石、不毁草,不搞大拆大建,充分体现人文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理念,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净。坚持实施生态人居建设、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经济推进、生态文化培育、长效管理落实、基础组织建设“六大行动工程”, 依托生态资源,形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好互动、相得益彰。二是推动“互联网+乡村旅游”新模式。探索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在交通相对不便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在“线下”做足旅游文章,打造旅游扶贫升级版。创新完善了“政府引导+公司运营+农户(贫困户)联动”“协会+农家客栈+农户(贫困户)”“支部+双联单位+公司+农户(贫困户)”“能人大户+企业+贫困户”、“互联网+电商+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五种旅游扶贫模式,借助电商平台,以一店带一村或多村,宣传营销木耳、花椒、蜂蜜、根艺、盆景等产品,引导当地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提供相关配套服务,拓宽增收渠道。三是建立“股份制”扶贫新机制。康县创造性地依托原有的农家乐资源开办乡村旅游度假公司,动员和鼓励村民自发入股开办农家乐当“股东”。凤凰谷村2014年开始“股份制”脱贫试验,村集体和13户村民入股成为股东,还将村里19户贫困户纳入公司入股,融资35万元,年底参与分红,旅游度假公司2014年“五一”前开业后,至年底,营业总额达114万元,年终盈利达到了46万元,入股的股东按照1:1的比例获得了分红。“股份制”公司的建立,保证了入股农民的利益,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集合效应,已经成为康县精准扶贫利器,让许多农村能“富民”又“留人”,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

  人居环境美起来,乡风民风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

  康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实实在在

  康县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始终做到民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并驾齐驱,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人居环境美起来。康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围绕民生建设,以民主管理好、乡风文明好、村镇文化好、村容村貌好、农民生活好“五好”为目标,着力加快农村交通、水利、邮政、通讯、电力、环卫、市场、电子商务等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推进水电路房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一大批危旧房改造、村社道路、便民桥、自然村动力电、小型水利、安全饮水、圈厕、村级卫生室及富民产业、劳动力输转、技能培训、农村低保提标、大病医疗保险、新农合报销等项目,通过组织实施“五通”(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电视)、“五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有序化)、“六改”(改院、改厨、改水、改厕、改圈、改电)、“六有”(有文化体育场地、有多功能培训室、有农家书屋、有村级卫生室、有计生服务室、有乡村记忆馆)工程,解决了行路、吃水、就医、上学等事关民生的实际困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实现人居环境美起来的目标。

  乡风民风美起来。制定了《村规民约》,通过议家风、立家训、传家礼、评家庭等形式,培育了良好家风,传承了良好家训,建设了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使广大家庭成为了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使感恩意识也得到了传承。从公共场所室内禁烟、不闯红灯、不剩饭菜等入手,通过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礼仪等活动,使社会秩序更加优良;从扶弱济困、群防群治及窗口行业着装整洁、服务规范、礼貌待客、文明用语入手,通过构筑诚信体系、倡导新风正气、提高服务质量等,使公共关系进一步和谐;通过建立道德讲堂,树立道德模范,开展“中国梦”、学雷锋志愿服务、“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倡导文明旅游,开展网络文明传播等方式,社会文明程度得到了极大提升,农村老百姓对幸福指数的满意度达95%以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满意度达98%以上,逐步实现乡风民风美起来的目标。

  文化生活美起来。以“乡村舞台”为阵地,采取上级指导、村级组织发动、文化能人牵头等方式,在农闲时间开展广场舞、健身操、扭秧歌、唱秦腔、耍社火等活动,自编自演康南毛山歌、花儿姐、康南扇鼓舞、豆坪唢呐、康县唱书、锣鼓草等一批具有乡土风味、文明气息的文艺节目;经常性开展“送文化下乡”进村入户活动,充实了广大群众的精神世界,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发扬传承了传统文化,还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使乡村文化活动真正成了政策的宣传台、科技的推广台、邻里和谐的促进台、群众文化的演练台、健身休闲的运动台、村风文明的培育台。通过建设村史馆、文化大院,使之成为人文历史的宣传阵地、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民俗风情的展示场地。通过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行、宜文、宜游新康县,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逐步实现文化生活美起来的目标。

  经历了五个阶段,坚持了四个结合,做到了三个整合。

  康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留给人们的启示

  康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步一个脚印,经历了五个阶段、四个结合、三个整合。该县的成功经验,给人启发和启示。

  经历了五个阶段。总结康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大体上经历了五个阶段。一是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康县确立了“生态为基、发展为要”的工作思路和“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特色富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创新拓展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生态美丽康县、打造全域旅游大景区”的工作方法,把“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围绕体现乡村田园、乡村生活、乡村文化、乡村民俗和乡音乡愁进行布局,不搞一刀切,不搞大拆大建,加强古村、古街、古楼、古坊、醋坊、酒坊、豆腐坊、水磨坊的保护、复原,创造性地提出了“六评、五问、四不、三个一”工作方法,推动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等决策层的大智慧、大作为。二是建设文明长廊。康县坚持以创建文明县为目标,以县城为纽带,以西起望关、北至云台、南至阳坝为主轴,着力打造望关至县城雄关古道风情线、县城至王坝田园风情线、县城至阳坝生态风情线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扎实推进文明长廊建设。建立了“规划一幅图、把关一支笔、统筹一班人、建好一套机制、培育一批典型”的长效机制,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尽其责,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有效集中优势资源,创建了“百公里生态文明旅游示范长廊”和文明长廊示范段。三是建设乡村舞台。坚持突出地方特色,积极引导各乡镇充分挖掘乡土特色文化,培育打造以阳坝梅园沟景区、百公里生态旅游风情线等为主体的生态旅游文化,以古道路碑、龙凤古桥等为主体的北茶马古道文化,以霸王鞭、锣鼓草等为主体的民间民俗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品牌,按照生态旅游型、传统民俗型、红色文化型、休闲健身型等不同类型,分片分区域按类别改造建设,适宜舞台的建舞台、适宜广场的建广场,培育“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四是建设美丽乡村。依托风景如画的自然资源优势,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并在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借力“互联网+”,着力打造美丽乡村的升级版,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五是发展乡村旅游。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坚持“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品一韵、一家一特”的思路,发展全域旅游,以旅游示范村和示范户建设为载体,全面推动乡村旅游工作。在全县开展了“十村百户千床”工程。成立了旅游度假公司和民间“自乐班”。民间“自乐班”在重要节日、旅游旺季,还走进景区、走进农家乐展演,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领略到康县的风土人情,并以此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助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如今,旅游业正成为拉动康县经济增长、就业扶贫、带动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

  坚持了四个结合。一是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立足扶贫工作大局,倡导友爱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抢抓扶贫攻坚机遇,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鼓励组建各类互助合作组织,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选树创业脱贫的好典型,产生示范带动效应,激发农民群众的道德热情和创富激情。建好乡村道德讲堂等阵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惠民政策宣传,实用技能培训、电商培训、乡村旅游培训及各类扶贫创业培训,使群众养成好习惯、助力农村实用人才的孵化。二是与“互联网+”相结合。利用各级“双微一网一端”(政务微博微信、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网络里的近在咫尺”。坚持建设与保护、培育与传承相结合,发掘乡土味道,传承乡村文明,保护好农村的文化血脉。突出区域民俗风情,挖掘反映村落个性的耕读文化,建设农耕文化展览馆、特色技艺体验馆、风味食品品味馆、文化大院、村史馆、家史馆等场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村风村容建设。采取“互联网+电商+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等模式,建设网络矩阵,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总要求,发挥双联单位帮扶作用,帮助联系村开展规划编制、环境卫生管理、电子商务运营、乡村旅游发展等工作。在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了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创业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改革与发展步伐,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群众。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在“质”和“量”上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四是与文化服务相结合。以乡村舞台为抓手,以完善制度机制为重点,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立以县文化馆、图书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乡村舞台为基层服务点的运行模式,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组织文艺工作者开展“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自编自演顺口溜、快板、小品、山歌等节目,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充分发挥农家书屋、“村村通”、“户户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的阵地作用,开展“三下乡”“千台大戏送农村”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做到了三个整合。一是整合部门资源。建立了“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部门协作机制,重点以财政农村“一事一议”项目为基础,整合了扶贫、农办、国土、水利等涉农项目、民生项目和双联帮扶单位的项目的统筹使用,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项目支撑。二是整合资金投入。坚持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规划引领机制,建立了“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资源整合机制,由乡镇对所有资金投入通盘考虑,重点突出、有的放矢,“不撒胡椒面”,每分钱精准使用。三是整合各类人才。鼓励调动传承人、“土专家”、技术员、能人大户等各种乡土人才积极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情,并自办群众文艺社团、旅游公司等,举办村级乡村旅游节,举行广场舞、篮球比赛,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以此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树立文明新风。

当前:第二版(2016年11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