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镇深化三大改革创新助推“三医”小镇建设
雷志全
  雷志全
  刚刚闭幕的中共成都市温江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全力打造5平方公里集高端医疗、医学研发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三医”研发小镇,力争40平方公里的“健康态、创新型、千亿级”专业园区初具雏形。这对正处于上升期的永宁镇而言,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永宁镇要紧紧围绕“三医”研发小镇发展定位,围绕推动“十三五”,抓改革促创新、抓项目促发展,着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层治理机制改革三大改革创新,为“三医”研发小镇建设创造强大的改革红利。

  “四个瞄准,四个用好”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三医”研发小镇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永宁“十三五”期间将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项目65个,总投资约24.7亿元,针对投资建设项目多、投资资金规模大等情况,永宁镇着力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破解融资难题,落实资金保障。

  一是瞄准国有央企,用好大型国企资金。针对国企资金使用投向包装项目并促进转化,将生态基础设施按“投改租”进行项目包装,通过政企合作,加快生态项目建设,节约财政投入,提升城市品质。

  二是瞄准非公企业,用好优势民企资金。针对辖区房地产商资金实力强、投资需求旺、投资回报求稳定等特点,将社区活动中心、城市绿地建设等项目整体包装,吸引民间资金投资,拟采取民间资本投资建设—政府租用—移交的方式加快项目建设。

  三是瞄准社会资本,用好改革政策红利。对具经营性收益的保利城市综合体等公共服务配套项目,采取建设—运营—移交的“PPP”模式,减少财政直接投入,提供生活配套服务。

  四是瞄准重点项目,用好小城市专项资金。围绕推进川西林盘整治利用、城市绿地建设、城市公园等重点项目,凭借全国、省、市重点镇金字招牌,积极争取省、市财政配套支持。

  “三个三”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供“三医”研发小镇建设优质政务服务

  一是健全完善党委、人大、政府三大议事决策机制。贯彻镇领导班子换届精神,适应职数配备新要求。首先,按照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新部署,深化完善党委议事决策机制,突出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党风廉政主体责任,确保党委定方向、统全局、抓大事。其次,按照党委加强人大工作要求,完善人大议事决策机制,突出依法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通过法定程序将党委决策部署和全镇人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转化为全镇人民的共同意志。再次,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要求,完善政府议事决策机制,提高行政效率,优化政务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二是完善人、财、物三项激励约束制度。围绕人抓激励,完善干部职工培训提升、心理疏导、急难险重岗位锻炼等制度,探索完善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对党建工作、拆迁安置、信访维稳等重点岗位优秀干部加大推荐使用和目标绩效分配力度,让有为者有位、有利。围绕财抓规范,落实“八项规定”和市委第三巡察组工作要求,完善拆迁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抓好资金内部审计,强化资金规范管理。围绕物抓管理,完善办公物品采购、固定资产管理等办法。

  三是深化机关事业单位三项改革。首先,深化内设科室改革,突出中心大局职能,整合相近相似职能,厘清交叉边缘职能,转移下放服务职能,提高机关内部效率。其次,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推动区级部门职能延伸落地生根,明确事业单位统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小城市建设服务职能。再次,推行全员岗位考核改革,促进部门职能科室化、科室职能人员化、人员考核等次化、考核等次绩效化,建立“奖得干部心动、惩得干部心痛、全员心服口服”的奖惩机制。

  “三个化”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改革,全力夯实“三医”研发小镇建设的战斗堡垒

  一是去行政化,优质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科学优化调整村社区设置,切实减负增效提质。破解社区组织行政化倾向,剥离社区政务服务事项,交给社会组织承担。加大党建带社建力度,培育社会组织,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能力。

  二是强专业化,集体经济组织实力壮大。按照集体经济股份制度要求,健全集体三资管理、处置、经营机制,做好进入市场准备。整合集体建设用地、农用地以及集体土地上房屋资源,成立集体资产管理公司,明确集体、农户个人权益,规范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机制,吸引民营资本下乡,建设现代农庄、农场。结合项目推进成立市场化项目公司,以项目合作提升集体经济专业化,实现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持续破解安置小区物管费收取难等问题。

  三是筑核心化,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深入贯彻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行党建项目清单、创新清单、服务清单和责任清单,传导责任压力,借力新一轮“整软”循环提升班子能力,实施“头雁孵化工程”提升造血健体功能,抓好“双强六好”示范创建唱响党建先锋模范,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依法自治,各类自治组织充分参与的新型基层治理机制。

  (作者系温江区永宁镇党委书记)
当前:第三版(2016年12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