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
棚户区改造工地围挡公益广告宣传
市五一路小学开展庆“十一”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作品创作大赛
“道德模范走进道德讲堂”巡讲活动
文化志愿者送戏曲进社区
文明旅游
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
周思思
巍巍祁连,皑皑雪山,清澈甘冽的祁连雪水孕育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这里是两千多年前驼铃声声的“丝绸古道”,这里是“一带一路”战略的节点城市,这里是一座崛起于西部戈壁上的现代化工业旅游文化名城,这里就是被誉为“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的嘉峪关。
如今,漫步在嘉峪关的大街小巷,天蓝水美,绿染雄关,水在城中,人在景中,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让人心旷神怡;焕然一新的市容市貌和良好的交通秩序让人感慨万千;市民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让人如沐春风……在雄关人眼中,城市越变越美;在外地客人心里,这是一座历史之城、文化之城、旅游之城和文明之城。
凝心聚力,吹响创城“集结号”
甘肃省嘉峪关市自上世纪90年代启动创城工作以来,随着创建进程的不断推进,现已形成了地企、军地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优良传统,30万雄关人民同心协力,共建共享,让文明之风吹拂着雄关的每个角落,让文明成为这座城市的灵魂,嘉峪关也因文明的滋养而越来越灵动。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创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和满意度,提升嘉峪关发展软实力,培育城市核心竞争力,让百姓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因此,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以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一鼓作气、再接再厉,不断开创创建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更加文明、幸福、和谐的嘉峪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嘉峪关市委书记柳鹏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会上强调。
正是有这样的战略定位和坚定决心,在雄关大地上,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战役全面打响。
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直接负责的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做到三年一规划、每年有计划、月月有检查、年终有考核;成立了市级创建督察小组,每月定期式巡察,一条条找问题,一个个抓落实,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文明委协调、部门配合、全民参与、持续创建的工作格局。同时,也带动了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等创建工作。
时至今日,嘉峪关的文明城市创建已成为一项追求,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已成为一份责任,广大干群铭记在心、为之奋斗;已成为一种风尚,这座西北小城正充满激情、活力迸发。
潜移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文明城市创建的精神引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从“人知人晓”到“人信人守”,嘉峪关市注重稳步推进。每年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解读,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推动的热度和力度。如今,从城市街头巷尾到社区巷尾,从党政机关到大中小学校、幼儿园,从车站、机场、广场公园、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到建筑围挡、城市大屏幕、楼宇电视和公共宣传栏等各类载体,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
嘉峪关市举行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场舞健身操大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作品创作大赛,更是让市民更直观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核心内容大家传。富强民主人人盼,文明和谐心头宽。自由平等如蜜甜,公正法治艳阳天。爱国敬业讲奉献,诚信友善绽笑颜。”这一琅琅上口的作品,不是出自什么名家之手,而是活动征集到的文艺爱好者创作的作品之一。
感动着和被感动着,改变着和被改变着,影响着和被影响着……嘉峪关市就在这样的创建过程中凝魂聚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城市的血脉之中。
群星璀璨,大爱精神闪耀雄关
文明创建,让雄关大地有了大爱充溢的水土,让嘉峪关成为了一座大爱之城。
近年来,嘉峪关市不断深化“德耀中华·魅力雄关”主题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活动,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闫桂珍、王雪杉、田彬峰、张永祥、龚小芹、张建华、付有成、李小梅。他们宛如春天原野上的花朵,千朵万朵,芬芳相同;又似夜空闪烁着的群星,千颗万颗,光明与共,让雄伟壮丽的嘉峪关因大爱而有了温度。
用一颗对教育事业赤诚的爱心成为这个城市荣耀的闫桂珍老师;用自己的爱心和热血去拯救一个个罹难的生命,去援助一个个需要帮助的人的80后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王雪杉;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家的责任,用行动证明了久病床前有大爱的道德模范李小梅;用内心的坚守无怨无悔照顾病重妻子、兑现婚姻承诺的退休老师李怀国……他们的事迹像一曲曲动人的旋律,随着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巡讲巡演、现场交流、故事会等系列活动传播开来,并铸就了这座城市的独特精神气质。
一群好人,满城新风。一个典型,感动着一座城市,一位好人,带动着一批好人。在体育大道建设的百米“好人街”,供市民参观学习,已成为嘉峪关市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不仅如此,在“德耀中华·魅力雄关”的引领下,各行业广泛树立起行业典型,涌现出了一批“文明出租车公司”“文明标兵车”“驾驶员道德之星”“ 文明餐桌示范店”“文明餐桌服务之星”“最美家庭”“最美医生”“最美护士”“雄关工匠”“最美雄关卫士”,全市形成了群星灿烂与七星共明的先进群体格局。
百花齐放,扬起满城文明新风
市民素质是文明创建的根本所在。一系列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为主旨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到了雄关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文明硕果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不断开花结果。
“道德讲堂”启动以来,市民们熟知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纷纷走进“道德讲堂”,深情讲述一件件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感人故事,春风化雨般感染和激励更多的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
大型好家风好家训宣传教育主题展览和“传家风承家训兴家邦”系列活动,以家风建设为抓手,引导广大家庭培育文明有礼、崇德向善的家庭文化,使家庭这个社会的小“细胞”逐步成为了引领雄关文明风尚的主阵地。
人无信不立。嘉峪关市社会信用网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建成和每年召开的“共筑诚信·德润雄关”诚信“红黑榜”新闻发布会,营造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环境,推动了社会诚信建设。
以“争做文明有礼的雄关人”为主题,扎实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网络文明传播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文明新风尚遍布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
随着志愿服务制度的不断完善,“45cm公益团”“快递1+N”志愿服务等公益组织组建成立;“五老”网吧义务监督、郭明义爱心团队等一批金牌志愿服务项目诞生;以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成为促进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生力军。
可以说,在创建活动的实践中,市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文明素质得到了提升。如今,在公共场所,市民遵德守礼的多了,不文明现象少了……
真情关爱,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教育,就要让未成年人在“道德雨露”的滋润下健康成长。
嘉峪关以“金种子”工程为抓手,不断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了“学雷锋活动月”“经典诵读”“童谣征集”“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童心向党”歌咏比赛等系列活动,以鲜明的主题和有效的载体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同时,嘉峪关市还充分整合中小学校现有资源设施,建设“学校少年宫”,组织学生开展演讲、书法、绘画、舞蹈、音乐、脑思维训练、雕刻、泥塑、劳动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开启智慧大门;推行“十字”礼貌用语,贯彻执行学生文明行为“十不准”规定, 不断把文明礼仪意识化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自觉行动,在未成年人的心田播撒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金种子”、崇德向善的“金种子”、文化沁润的“金种子”、爱心奉献的“金种子”和民族团结的“金种子”。并将“中国梦”同“梦想雄关”“嘉峪关教育梦”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创建为民,打造和谐幸福之城
文明城市创建,主体在民,根基在民,血脉在民。多年来,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弹奏和谐社会的乐章,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创建成果,更多地享受到创建实惠。
在这里,市民不出小区可就医、可健身,在指定区域免费停放车辆; 6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为全市老人提供亲情式居家养老服务,80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吃午餐,在全省率先实行了75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对全市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建成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中心和康复医院,在全省率先实现困难残疾人生活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在人流密集地建成41个高标准免费公厕,保证市民、游客在15分钟之内能够方便地找到并使用……
福民街房屋基础设施落后,无排水、无集中供暖、无卫生间、生活条件简陋……这些是多年来困扰福民街棚户区居民的问题,让这里的住户苦不堪言。今年以来,随着嘉峪关市全面推进福民街棚户区改造,这里的棚户区居民从“忧居”走向了“宜居”。
坐落于嘉峪关市南市区的酒钢三中新校园,风光秀丽,书香氤氲。学校功能区分布错落有致,校园内绿意盎然、优雅宁谧。“我们始终把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财政资金投入优先保证……”嘉峪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砚表示。
多年来,嘉峪关始终秉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的理念,民生支出占到市级财政的70%以上。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在全省率先建立普惠型医疗救助体系,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大病救助、医保、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实施农村中心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和社会福利院三院联建项目,建成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逐年为民办惠民实事。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光网城市”,光纤覆盖率达100%。
除此之外,为繁荣群众性文化生活,嘉峪关还在全市新建了市图书馆、少儿图书馆、自助图书馆、文化广场、文化大院等公共文化场地及设施,为全市各社区和镇村组文化活动场所配置了标准化设施设备,成功打造了“雄关大舞台”“十美雄关”等群众性文化品牌,使市民在共建共享中不断提升了归属感和幸福感。
生态宜居,崇尚城市自然之美
嘉峪关地处戈壁荒漠,“风吹石头跑,拉着羊皮不粘草”曾经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为改善生态环境,嘉峪关历届领导班子按照“以人为本、以水为脉、以绿为基、以文化人”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做好“水”和“绿”两篇文章,实施好重大生态项目,让水润雄关、绿意满城。“生态建设是我们这座城市永续发展的命脉,要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把良好生态作为最大的民生福利,推进‘天蓝、地绿、水秀、人和’的全域生态工程,建设更加生态宜居的城市。”市委书记柳鹏说道。
如今的嘉峪关,绿树、蓝天、碧湖交相辉映,城市绿地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7.9%和3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36.3平方米。建成了东湖生态旅游景区、讨赖河景观带、南湖生态文化园、中华孔雀苑等景观项目,人均占有水域面积28.6平方米,形成了“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园林式城市生态格局。
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近些年,嘉峪关累计投入24.3亿元,实施了道路、通信、供水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去年又出台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大对水资源、绿地及大气的保护力度。目前,嘉峪关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源地水质达到了Ⅱ类水质标准。
一个文明城市首先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城市。着装统一的环卫工人、流动的电动保洁车、新颖的小型垃圾清扫车、干净如洗的街道路面,处处展示着这个城市的干净和整洁。
为了使城市更加整洁有序,嘉峪关成立了7个环境综合整治组对市容市貌、基础设施、交通秩序等进行日常巡察整治,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一座宜居宜游宜业的戈壁新城悄然崛起。
今日嘉峪关,目之所及,市容整洁,景色宜人,一幅文明和谐的新画卷正从容运笔,一股崇尚文明和谐有序的新风尚蔚然形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幸福之城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