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藏区满春色
记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百春
本报记者 张世庆
  12月20日上午,记者在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办事处见到了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百春,听他聊起了在执行四川省“千名干部人才援藏计划”时期那段他称之为终身铭记、永怀牵挂的援藏经历。霎时,干练而帅气的王百春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遥远的藏区,语调深沉而深情——
    电,在藏区叫做“光明”
  2012年夏天,王百春等15人翻越“川藏第一高”的雀儿山口,奔赴德格。为实施四川省第二批“千名干部人才援藏计划”,他担任成都高新区对口支援甘孜州德格县干部人才工作队副领队,到德格县任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分管国资、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
  成都到德格,千里之遥,从此将王百春与藏区紧密相连。
  那时的德格,电不够用,城乡常常停电。王百春立即着手狠抓电力建设重点项目。经反复调研,王百春积极推进县内水电资源开发利用,向县委政府献策由县电力公司开发新规划的八里达电站,重点推进全县无电地区电网建设,同时将弱小的地方电网与强大的国家电网对接及配套,特别是雀儿山以东无电地区电网覆盖和农网建设,多条35kV和10kV输变电线路工程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同时还保障了雀儿山公路隧道工程、317国道改建工程等重点工程施工供电。
  他多次奔走于省水电集团和国电四川公司,到州上、甘孜县协调,深入项目施工现场,顺利完成了甘孜至马尼干戈110kV输变电重点建设工程,于2014年1月顺利实现与国家电网并网,彻底结束了德格县电力孤网运行历史,实现德格电力事业历史性突破。 
    王百春不仅跑遍了德格县内所有的电力建设施工现场,还走访了电网并网工程途经的甘孜县的九个乡,挨个开展艰难的协调工作。王百春时常告诉大家:“我是高新人,也是德格人,德格干部群众承受多年的停电之苦就是我的切肤之痛。”
  如今的德格,电力供应基本满足生产生活所需。入夜,县城一片灯火,大放光明。
    净水,藏区的圣洁之源
  安全清洁的饮用水供应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德格县城的广大群众。夏天山洪暴发,自来水浑浊不堪,冬天枯水期,水管常常被冻裂。在多次实地勘查后,王百春撰写了详尽的调研报告并提出了改进方案,并邀请成都理工大学和成都市自来水公司的专家团队,对整个供水系统进行诊断并实施优化改造。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停水的概率小了,水质稳定了。自来水公司经理李荣辉说:“刚到德格不久,王百春多次到水厂实地考察,两年间他带着我们做了这么多工作,是实实在在地为德格造福啊!”
  终于有一天,人们发现,这位长期奔波的县委常委、副县长王百春躺在了病床上,前一天,他还在雀儿山电力施工现场忙碌着。
    人才,是藏区的宝贝
  藏区为什么需要援助?除了严酷的自然条件外,更主要是因为缺人才。藏区一直存在人才“引不进来、留不下来”的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王百春致力于授人以渔、牵头搭建智力援藏平台的实际行动之中。
  一是瞄准高端智力平台,高标准完成各类规划。牵头联系邀请知名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高水平完成了《德格县县城建设规划》等项目;二是柔性引进专业团队,帮助提升当地工作水平。牵头实施了“德格旅游网”建设、“团队管理与执行力提升”专家培训等智力援助项目。
    王百春还多方联系四川大学的知名专家,到德格县开展提升领导力专题培训,还牵头组织德格县优秀年轻干部到中组部干部培训基地接受严格训练。这一系列活动激发了德格县广大干部人才的进取热情,德格县发改局局长蒲斌今年完成了西南财经大学MPA课程,他真诚地对王百春说:“高素质的援藏干部让我见贤思齐,如果没有遇到你们,我根本就不会想到深造和提升。”
  援藏两年,王百春已经把德格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坚决不做旁观者和过路人,他所分管的电力事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德格县半壁江山;他还引进成都的药材公司,引导当地群众改变祖祖辈辈只种土豆、青稞的历史,试种下的经济作物大黄4公顷,也将迎来收获,以此增加百姓收入。
  “援藏经历是宝贵的人生财富。在数十次翻越海拔5050米的雀儿山垭口时,在身患肺水肿生命受到威胁时,在遭遇泥石流命悬一线时,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生与死、苦与乐、得与失的真正内涵,更加坦然地面对人生和未来的各种考验。”王百春以这段话结束了他言犹未尽的故事。
  王百春和他们那一批援藏干部们的故事,一直还会持续下去。至少在王百春的心中,那代表光明的电,让藏区人民彻底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那圣洁的水,灌溉草原牧区、滋润万物生长;那些迈进在小康路上的干部群众,所有的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现代藏区万物争春、前程似锦的美好画卷。
当前:一版(2016年12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