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心里住着阳光
——公交车驾驶员张宏伟的故事
本报记者 杨文娟
开栏的话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默默奉献,始终如一,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演绎着不平凡的人生。他们或诚实守信、或助人为乐、或敬业奉献、或见义勇为、或孝老爱亲,他们就像明灯,用榜样的言行诉说着善和美,发人深醒、催人奋进,给我们带来力量与感动。
弘扬榜样精神,凝聚前行力量。即日起我们开设“时代榜样”栏目,将陆续推出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欢迎广大读者关注本栏目并向我们提供新闻线索。
热线电话:028-80640455
“看到别人有难处,伸把手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当记者问起张宏伟多次见义勇为的事儿,他这样笑着反问道。
张宏伟是一名普通的公交车驾驶员,在北京市房山区30路公交车这条线路上已经跑了8年。8年来,他将30路“开”成了一条充满温情的爱心线路,感动着乘客,也感染着身边的人。
危难时刻伸援手
2016年3月30日,张宏伟起了个大早开车去上班。距离车队还有两三公里时,车速突然慢下来了。张宏伟瞟了一眼表,6点半刚过,“这条路从来没堵过车,前面估计发生车祸了。”他在心里嘀咕。
顺着车流缓缓往前蹭,张宏伟果然看到了事故现场,原来是一辆小轿车与一辆大货车发生了激烈碰撞。张宏伟无意间瞟了一眼出事的小轿车,发现车已经冒烟,而司机居然还在车内。
“不会有什么事儿吧。”热心肠的张宏伟立即靠边停车,迅速跑到事故现场。“怎么回事?”张宏伟经过询问,得知小轿车驾驶员因剧烈碰撞被卡在车内,大货车驾驶员试过多次,也没能把人救出。
时间紧急,张宏伟二话没说立刻钻进狭小的车厢内,让大货车司机使劲向后拽住驾驶位座椅,他自己用力向前推动已挤压变形的操作台和方向盘。
此时,小火苗已经从仪表台下慢慢冒出。张宏伟稳住心神,用尽全力反复推拉,终于将几乎神志不清的小轿车驾驶员拽离了车内。
刚迈出两步,张宏伟就觉得后背发烫,一扭头,火苗已经蹿出了车窗,很快,大火就吞没了车辆。
如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宏伟有些后怕,“但是下回遇到这种事儿,还得伸出手,毕竟人命关天啊!”张宏伟说。
让公交车成为温暖的“家”
这一天,张宏伟像往常一样行驶在公交线路上,在琉璃河北站,就在乘客们上了车准备关门的时候,张宏伟看到在车门前还有一位坐着轮椅的残疾人,面带难色向车内张望。“您是想上车吗?”张宏伟问他,“我,我想去房山中医院……可是……”残疾人无奈地说。
张宏伟向票务员招了一下手,停好车离开了驾驶位。“来,我抱你上车。”他走到残疾人面前说。张宏伟抱起这位特殊的乘客,票务员赶紧搬起轮椅,一同走上了公交车。
看到这幕情景,拥挤不堪的车厢里被乘客让出了一条路,并且有人让出了座位。“谢谢,谢谢你了,兄弟!”残疾人感动地说。到了中医院站,没等张宏伟动手,就有一个小伙子抱起残疾人下了车……
像这样的暖心故事,在张宏伟的工作途中经常发生。他会在每一个乘客都上车坐好或站稳后再缓缓开出站台,他总是及时地提示乘客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乘客让座,当乘客询问路线时他会热情地回答……这些虽然都是小事,但点点滴滴折射的都是张宏伟内心里善的阳光。“张师傅是个热心肠,坐他的车放心、暖心!”坐过张宏伟车的乘客们这样说。
将“举手之劳”进行到底
这天也是在上班高峰期,在平各庄站,当乘客们上车后,张宏伟从后视镜看到一位老人边朝公交车跑边招手。于是他又打开了车门。等待的时间稍长,车上的乘客七嘴八舌抱怨不停,张宏伟耐心地劝解了一番。
往后许多次,张宏伟都能遇到这位老人。原来,这位老人的老伴瘫痪在床,儿子又出了车祸几乎成了植物人。儿媳妇在努力工作赚钱养家,老人便每天奔波于医院与家之间,照顾老伴、探望儿子、给孙子做饭……张宏伟知晓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以后每次遇到这位老人坐车,他都要把车门与他对齐停稳,“我不想让他再多走一步,因为他已经承受得太多了。”张宏伟说。
自2008年到凯捷风公司工作以来,张宏伟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和饱满的服务热情,8年运营四十多万公里无事故,接送乘客四十余万人次零投诉。他所在车组被授予“工人先锋号标兵”,本人更是连续多年被评为年度优秀驾驶员。
这么多年来,具体做了多少好事,张宏伟已经记不起来了。“力所能及地帮助乘客只是举手之劳,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在他眼里,做好事儿不分大小,重要的是要将“举手之劳”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