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校携手共谱文明和谐乐章
——东湖街道探索区校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东湖街道境内。两所高校、4万余学子、5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这些宝贵的高校资源为东湖街道早日实现“浏阳河九道湾湘江篇章”宏伟梦想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自2014年4月与两所高校结对以来,东湖街道借助“区校共建”的良好契机,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街校携手、文明共建、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
结对联盟
共搭区校共建合作舞台
东湖街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与驻街高校联系,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平台,同时将高校师生的特长专业充分融入到街道治理与社会服务中,共建共享效果显著。
街校破冰,搭建区校共建交流平台。2014年4月,东湖街道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结对联盟,村、社区分别与学院分团委结对联盟。东湖街道被授予“美丽长沙”公益联盟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两所高校分别被授予“美丽长沙”合作共建单位,并明确两所高校的团委为交流沟通主要部门,专人负责结对联系事宜,共同探讨深化合作共建机制。
组建联盟,加强区校共建队伍建设。结盟后,东湖街道联合高校成立了 “美丽长沙”公益联盟。该联盟由东湖街道负责管理,自成立以来共吸收大学生社会实践公益组织近50家,培育贴近居民需求又富有特色的公益组织20家,在街域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影响深远、深受居民好评的公益项目。
完善机制,保障区校共建顺利开展。通过反复征询,多次论证,东湖街道协同高校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美丽长沙”公益联盟管理激励制度:志愿者参加公益项目的次数和时间由多到少进行排名,每个季度前十名进入“美德金榜”。一年连续四次进入的为五星“美丽长沙”志愿者,一年三次进入的为四星“美丽长沙”志愿者,并依次类推。每年“五四”青年节对五星志愿者进行通报表彰。此外,被表彰的湖南农大五星志愿者,可向学校申请加素质拓展学分1分,同时湖南生物机电职院于2015年开始执行素质拓展活动教育学风制,被表彰的五星志愿者可申请加素质拓展学分。
打造亮点
共演区校共建感人篇章
东湖街道拥有10.04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5.47万常住人口,在城市管理、医疗卫生、陪伴空巢老人、关爱未成年人等方面亟需大量的志愿者服务,对服务的强烈需求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接地气、练身心、强素质”的愿望不谋而合。
项目引领,大学生社会实践公益项目清底子。东湖街道根据各社区实际情况,分别列出社区最需要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公益项目内容。高校结合各学院专业申报课题研究方向,有目的地选择结对单位,贴合社区需求。
志愿服务,大学生社会实践公益项目亮特色。供需对应,既吻合居民需求,又贴近专业学习。自结对后,东湖街道联合高校公益组织共打造了近20个特色公益项目,大学生社会实践公益项目亮点纷呈,如韶光社区“牵手驿站”公益项目,滨湖社区“关爱儿童430课堂”公益项目等。
道德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公益项目提素质。东湖街道以“道德讲堂进高校”和“阅读伴成长”市民学校为载体,深入推进大学生和市民的道德教育。自2014年6月起,东湖街道联合湖南农大“修业大课堂”和湖南生物机电职院“修业讲坛”,共举办了15期高校德育讲堂,并邀请高校知名专家教授、有志有为青年学生、模范人物等讲述自身事迹,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养。
资源共享
共谱区校共建和谐乐章
东湖街道争取高校资源最大化的共享,让大众感受到高雅文化和先进理念,促进高校更好的探索先进知识和文化落地的方法。
为民服务,注入强大青年力量。东湖街道成为两所高校志愿者公益项目的首选地,这为辖区居民带来了福音。“牵手驿站”“蓝丝带”公益项目,均以空巢老人为主要关爱对象,老人们久违的笑脸便是这群志愿者的最大收获。此外东湖街道的“知行邻里”俱乐部、“430课堂”“爱心后备箱”“爱心助梦实践服务团”等公益项目则围绕辖区的未成年人开展系列关爱活动,陪伴孩子们度过快乐童年。
教学相长,高校项目造福居民。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模式日趋多样,内涵得到拓展。湖南农大和湖南生物机电职院作为农学科研重地,农学研究项目多且精,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高新技术,更带来经济效应。同时,校园文化进社区,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让居民共享高雅艺术的熏陶。
项目出彩,公益项目喜报频传。2016年,在全国“希望工程激励行动”资助的165个项目中,湖南农大有6个项目入选,其中“心灵陪伴”敬老感恩行动、“食品安全农村行,真情食意送温暖”、“美化社区阳台绿植促健康”绿色植物进社区等项目均为湖南农大与东湖街道合作开展的公益项目,“蓝丝带”微孝关爱空巢老人项目获评省大学生德育建设优秀公益项目并获得资助。大学生社会实践成为东湖街道做好为民服务的强大支撑动力,也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得到锻炼,达到了双赢的效果。(长沙市芙蓉区东湖街道办事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