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
张素燕(河北)
每次给母亲打电话,母亲总是说:“家里一切都好,不要挂念。你们都很忙,把工作干好,不要老想着回家。”听到母亲一切安好的电话,我也就放了心,也就心安理得地不着急回家看看。
这次出差路过老家,我顺道回去看望母亲。为了给母亲一个惊喜,我没有提前打电话告诉母亲。进了家门,房间里没有母亲的身影。我很纳闷,“这大冷天的,母亲能去哪儿呢?”我心里疑惑着、嘴里嘟囔着走出家门口。刚走到门口,就碰见邻居李大婶。还没等我开口问,李大婶已热心地拉着我,说道:“哎呀,你可回来了,你娘都输三天液啦,现在还在卫生所输着呢,你赶紧去看看吧。我开上车一边往卫生所急驶,一边打通母亲的电话,电话那端传来母亲亲切的声音:“我好着呢。家里没事儿,你放心哈,有事儿我就给你打电话了。”“啥?我现在在哪儿?我现在正在家看电视呢。”我挂断电话,一踩油门疾驰到了卫生所的门口。
此刻,母亲正打着点滴,脸色暗黄暗黄的。见我进来,母亲一怔,惊喜地问:“你怎么回来了?”我转过身,鼻子一酸,抑制不住的泪水“吧嗒吧嗒”打湿了手背。母亲说:“没事的,就是身体没劲,输点液就精神了。”医生告诉我,母亲是因为身体有些虚弱,天一冷,一降温就给冻着了……
这一刻,我才明白母亲的苦心——她是怕我挂念,所以才虚报实情,说“一切都好”,她这是为了让我放心工作啊。其实她何尝不想让我回来?她何尝不想看到我?她何尝不希望我能陪伴在她的身边?可是为了让我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母亲就这样默默地独自承受着寂寞与孤单。
从那之后,我不光给母亲打电话,还经常回家打探“情况”。现在,母亲在电话里也不好意思再向我隐瞒什么了,总是笑呵呵地说:“你这跟那情报员似的,隔三差五就回来打探,我还敢骗你吗?你要真不信就回来看看。”言语里母亲有些小抱怨,但我却从她的语气里听出了“开心”。
一天,同学微信群里因为一条消息“炸开了锅”——“你有多长时间没回家了?记着给父母打电话哟!”这个话题引起了群里很多人的共鸣:“我好长时间没跟家人打过电话了”;“我打电话了,父母说没事,我也就放心了”;“我电话倒是打了,但是我好长时间没回家了,心里老想着父母的情况是不是如他们在电话里说的那么好”……而我立刻回复:“电话要打,家更得要回。亲情沟通,不能等!”随后,我把自己与母亲之间的那段经历告诉了大家。我相信这会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如今通讯网络方便快捷,一个电话便能和家人通上话,但很多东西其实并不能仅靠简单的方式来处理,特别是对于情感的交流、亲情的呵护,它们需要的是彼此的重视、彼此的关心,而常回家看看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