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作伴好过年
杨兴俊
       像我这样的“上班族”,能有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书,是一件幸福的事。
       平时吧,各种琐事和俗务缠身,根本没法静下心来读书。偶尔翻书,也是碎片化阅读居多。于是,欠下的“书债”累积良多。春节7天假,“两耳不闻窗外事”,可以泡一杯上好的清茶,美美地读书,畅游书海,不亦快哉!
       说到最想读的书,脑子里立即跳出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这套心仪了许久的书,是去年8月才买到的,三联书店版,囫囵吞枣地翻了一遍,还没能细细品读。王鼎钧是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从1992 年至2009 年,他历时17年陆续发表回忆录四部曲。初读之后的感觉是,“四部曲”不但文字优美,而且融作家的人生经历、审美观与深刻哲思于一体,让今天的读者清晰感知到中国人在上个世纪所经历的痛苦和所怀抱的梦想与希望。这样的好书,当然要利用春节再好好读一读。
       2016年5月25日,105岁的一代才女杨绛“回家了”。一直以来,我特别偏好杨绛的作品。我的书架上,有她的《干校六记》《倒影集》《洗澡》《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以及翻译作品《堂吉诃德》《小癞子》。这个春节,要挑上几本来读,再度“温故”杨绛作品独具一格、沉定简洁的魅力,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表现力,朴素淡然、雍容雅致的张力。顺便,再看看钱钟书的《围城》,醉心其语言的幽默脱俗,以及字里行间的批判精神。如此自由“串门”,与大师心灵交流,是何等轻松惬意!
       外国文学作品,我准备重读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静静的顿河》是俄罗斯文坛上一部不朽的长篇巨著,展示了1912到1922年间俄国社会的独特群体——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历程。读《静静的顿河》,必将再次沉醉于肖洛霍夫笔下那宽阔的、波浪翻滚的、鱼儿成群的、两岸葱绿的顿河,顿河流域的田园风光、农家院落和一望无际的草原等风景,以及迷人的大量民歌民谣,体会小说诗意盎然地表达的热爱土地、歌颂劳动、召唤人性、呼唤和平主题。在浮躁、快餐化阅读的当下,《静静的顿河》更值得用心去读。
       我手边还有一套去年10月才拿到的3卷本、61万字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双色印刷、图文并茂,记述了党从1921年成立至2012年十八大召开90多年的历史,准确生动地展现了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用心研读这一党史著作,必定可以更真切地感悟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伟大,潜移默化地提高理论水平、补足精神之“钙”。
       寄情文字山水,远离尘世喧嚣;守住拳拳初心,妙在自得其乐。书香作伴,春节7天乐,不亦乐乎!
当前:B4(2017年01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