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夜校 念“真经” 奔小康
——四川渠县“农民夜校”助力脱贫奔康
刘远标 郑攀攀 曾震

        “邵老师,核桃病虫害有没有明显的表现?”“您刚刚推荐的这些农药残留限量是多少?”……前不久,在渠县千佛乡花石村“农民夜校”课堂上,听课村民踊跃向夜校教师提问。
        今年以来,四川渠县直面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的挑战,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以提升群众致富增收能力、增强群众脱贫攻坚信心、培养新型农民为主要内容,在全县13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创办“农民夜校”,不断探索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新路径,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
        突出党建引领
        规范夜校创办
        “我现在不仅是夜校的第一责任人,还与乡党委签订了办学责任书,必须在任期内交出一份让组织和群众满意的答卷!”渠县白兔乡峰坪村夜校校长杨旭在谈到“农民夜校”时充满了信心。
        渠县坚持把创办“农民夜校”放到基层组织建设、“五个一”驻村帮扶工作中去谋划,全县上下形成了县委组织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乡村两级和驻村帮扶单位具体实施的“三级联动、多方参与、有序推进”工作格局。
        同时,该县充分整合党校、就业、司法等部门资源,依托现有村级活动阵地资源,按照有场所、有牌子、有设备、有人员、有制度的“五有”标准和政策宣传、德育教化、农技培训等“八大功能”,推进村级夜校规范建设、全面覆盖。
        突出群众主体
        创新教学方式
        “叶启政,县人大代表,定远乡团寨村川鄂兄弟水产养殖合作社发起人,精通泥鳅养殖技术,获得37名群众的联名推荐……”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和定远乡驻村班子成员组成的夜校教师审核小组正在对群众点选出的教师进行逐一审核。
        为增强夜校吸引力和培训实效性,渠县着力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根据贫困村实际特点和贫困群众个体差异进行教学设计。一方面,由群众“点将”式组建师资库,另一方面,采取群众“点单”式建立课程库。
        “授课教师,谢燕,课程名称,柑橘种植与管理技术,参训群众71人,参评群众30人,教学态度4.7星、教学方式4星、教学内容4.3星……”渠县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首要标准,建立了群众评课机制和不合格教师“召回”制度。授课结束后,组织参学群众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进行星级评价。
        突出内涵延伸
        拓展整体功能

        “我们不仅考虑脱贫攻坚现实需求,更着眼于培育新型农民的需要,成功跳出了夜校只能开展理论宣讲的思维定势,不断丰富拓展‘农民夜校’功能,切实推动贫困群众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实现‘双脱贫’。”渠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唐令彬介绍道。
        渠县在创办“农民夜校”过程中,针对农村实际创新工作方式,将“互联网+远程教育+大喇叭”宣传模式引入“农民夜校”教学,精选精准脱贫政策等内容,每天分时段进行推送,帮助群众破除等靠要思想,增强脱贫信心,启迪致富思路。同时,将夜校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回应群众关心热点难点问题的新平台。
        截至目前,渠县通过开办“农民夜校”,乡镇、村干部和任课教师示范带动“五个一”联系单位万余名党员干部和农技人员结对帮扶贫困群众4.3万名,落实群众增收项目1.4万个,解决群众急事难事1.7万件。

当前:A2(2017年02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