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全家福上面没有我,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安徽省合肥市市民孙向东指着一张旧全家福跟笔者说道。孙先生是个摄影发烧友,对于全家福的拍摄和演变,他不仅是见证者,更是一个亲历者和拍摄者。家里现存最早的一张全家福给他的印象深刻:这张边缘泛黄的黑白照片上共有6个大人3个孩子,除孩子外,大人们表情都很端正,正襟危坐。
一旁的孙妈妈补充介绍说,那张全家福是1966年孙向东的大伯从外地回来,全家春节时难得团聚,就隆重地去了当时合肥最好的淮河路大丰照相馆拍的。“当时拍照就和(上世纪)90年代普通老百姓坐飞机一样,是很奢侈的事。”孙妈妈回忆,照片上面“1966年春节团聚”几个字还是照相馆师傅手写在照片上的。
孙向东第一次出现在全家福上是在1974年,那时他才两岁。当时他们全家到离家不远处的合肥一家国营照相馆拍了一张3寸大的全家福。“拍照很有仪式感,全家人都换上了最好的衣服。”孙妈妈说。
也就是在那一次,家人格外“开恩”,让他和大他8岁的哥哥有了童年唯一的一次合影,而这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张彩色照片,那是照相馆师傅手工上色的。
上世纪90年代初,孙向东从学校毕业后进入安徽纺织厂当了工人。厂里当时效益还不错,有一台用胶卷的国产凤凰牌相机。他和厂里其他的年轻人一样,工作之余都爱摆弄这台相机。结婚后的第一张全家福就是靠这台相机完成的。
“那台相机有自拍功能,单位领导批准后,我把相机借过来,在自己结婚时单位分的房子前摆好三脚架,请来父母,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自拍。”孙向东说。
孙向东刚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家里有相机的不多,但照全家福容易多了,不少单位有相机,基本上不用去照相馆了。不变的是照全家福的“仪式感”还是很强:选天气好的日子,找一块平坦的空地,架稳了三脚架,挂好背景布或者选好的景点,最关键是家人要到齐,人人都收拾一番再上场,照的时候还得摆出很统一的标准微笑。
孙向东回忆,那个时候他的工资才十几块钱,一卷胶卷就要30多块,只能照36张照片,关键是一卷胶卷洗出来总有几张因对焦或曝光不好不能用,所以照全家福这样的照片一般都是拍三次,而且因为要等一卷胶卷全部用完才能拿去洗印店冲洗,全家福照过之后很久才拿得到手。
随着收入越来越高,条件越来越好,孙向东家里有了相机,先是一台数码相机,后来是一台单反,全家福拍得也多了。闲暇之余,一家人就开车去各地旅游,单反像是宝贝,自然走到哪儿背到哪儿,全家福的背景也从背景布或者老房子换成了各地的风景。
孙向东现在最常用的是手机摄影,“单反太重不方便,平时都用它拍,千万级像素即时成像,拍完了直接用电脑或手机上的修图软件玩PS,还能做出各种特效、风格。”
下一次的全家福怎么拍?“女儿听说人家都用无人机拍全家福了,一直怂恿我拍,回头更新下装备,也尝试一下新花样。”孙向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