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名片:兰华雄、徐淑英是福建省唯一一对双双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夫妻。育好种,是他们作为农作物育种专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教好儿,是他们为人父母所肩负的家庭责任。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举行,他们的家庭成为龙岩市唯一的全国文明家庭,赴北京接受表彰。
在从事水稻研究之前,徐淑英是个名副其实的“裁缝女”。如果没有遇上兰华雄,徐淑英的裁缝路不会那么快出现拐点。
“夫唱妇随”搞科研
1980年春,兰华雄从龙岩农校毕业,分配在基层农技站,虽然条件艰苦,他却乐此不疲,一手抓农业技术推广,一手抓科技创新。兰华雄懂得“创新”路上的艰辛,要在“创新”路上走得更好更远,他需要一个能够同甘苦、互勉励、共进退、不计得失的助手。符合这个条件的人,就是他的妻子——徐淑英。
选择徐淑英,是兰华雄对妻子的信任,而夫唱妇随,则是徐淑英对丈夫的全力支持。1988年,徐淑英从裁缝铺里走了出来。经过十年努力,他们选育的第一个杂交水稻新品种“特优898”,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这是龙岩市第一个杂交水稻育种成果,不仅填补了龙岩市杂交水稻育种成果的空白,同时,还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并获得了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在成绩面前,他们没有骄傲,而是更加努力。兰华雄后来通过自学考试,先后完成了福建农林大学农业推广专业(专科)、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推广与创新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学习。徐淑英也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坚持自学,攻读了福建农函大种植系的全部课程。
近15年来,这对夫妻共同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8项,主持(合作)选育出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2个,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16个,发表学术论文26篇,在南方11个省示范推广自主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1780万亩,新增农业纯利32.01亿元,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项,地市级科学技术奖16项。
潜心钻研不言苦
农业科研路是苦的、累的。兰华雄、徐淑英不仅要脸朝黄土背朝天,更是要潜心钻研反复耕种,用心推敲大胆实践。为了确保科研的效果,这对夫妻基本上每个环节都亲临把关,最重要的事情更要亲自做。几十年来,他们就是这样“拼命三郎”式地干,牺牲了很多节假日的时间。“国家实行休假制度以来,我和妻子累计休假不超过10天。”
在20多年的农业科研工作中,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兰华雄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称号,徐淑英也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现在,兰华雄、徐淑英同在龙岩市农科所工作,兰华雄是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徐淑英是水稻研究室副主任、高级农艺师。“我们既是夫妻,又是工作上的伙伴。”兰华雄这么评价自己跟妻子徐淑英的关系,“很多人都说,我们是天生一对,搭配得非常好。”
以身作则立家风
虽然在事业上,兰华雄、徐淑英都是“拼命三郎”,但是对于家事,她和丈夫也是一点不含糊。而为了协助丈夫,培养好年幼的双胞胎儿子,徐淑英牺牲了很多个人的发展机会。在教育孩子方面,这对“全国劳模”夫妻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前制种的技术还没这么成熟,为方便母本颖花授粉,抽穗前,母本必须割叶。为了帮助我们,我那两个双胞胎儿子,读小学3年级的时候,就跟着我们去田间帮助我们割叶,割得整个手都是血淋淋的”,回忆起往事,徐淑英两眼充满泪花,她说当时让兄弟俩回去他们都不愿意,硬是坚持干到天黑。不过,她认为这些经历不仅带给了孩子们正能量,也帮助他们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兰华雄、徐淑英的言传身教下,兰家的双胞胎儿子都成为了单位的青年骨干,两个儿媳妇也很懂得事理,在单位积极工作,在家尊老爱幼,一家人融洽和睦。他们一家的事迹,被单位同事、街坊邻居传为美谈。
“做得多,说得少,我公公婆婆就是这样子的。”彭冬梅是兰家双胞胎大儿子兰文的妻子,说到自己的公公婆婆,她心中更多的是感动,她说婆婆就是她工作、生活中的榜样。小儿子兰武说,他们会将这些正能量、好家风认真地传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