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味道
随着年龄的渐长,外出求学、工作,离家乡愈来愈远,我对家乡的思念也愈发浓烈。每逢春节返乡,总免不了对童年和乡愁的回味。
我的家乡在湘桂交界处,湘江的支流灌江从村中心流过,乡亲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种植水稻、繁衍生息,房屋则密密麻麻的分布在农田四周的山坡上。
上山放牛,下河摸鱼,在这里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20世纪90年代的家乡还不富裕,有一年由于发洪水,家里种的稻米发了芽,但全家都靠这过活,还是得吃发芽的稻米,那苦涩的味道,至今依旧清晰。
父母亲好客,总会热情地留客人吃饭,但过去囿于经济条件,待客的菜十分简单。在客人到来前,母亲就会提前交代妹妹、我和寄居在我家的表弟,这顿饭我们小孩每人只能夹三片肉,以免肉被我们夹光了,造成客人没肉吃的尴尬。即使这样,我们也感到很满足,因为已经有肉吃啦。久而久之,我们就形成了懂礼貌、守规矩、为他人着想的家风,而这些家风如今依旧在影响着我们。
现在的家乡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回家道路的变化是家乡发展的折射。
念小学时,学校离家只有几十米,每天中午和傍晚放学后,赤着脚在山路上蹦蹦跳跳的回家。小学毕业后,到乡镇上初中,学校离家10公里,为了省钱,每周末走两个小时的路回家。那时的路还是泥土路,遇到下雨天,满地泥泞,无从下脚。读高中时到了桂林市区,从桂林回村里,需要先坐3个多小时的班车到镇里,再坐农用车回村里。这时回村的泥土路变成了碎石路,雨天没有了泥泞,但晴天依旧尘土飞扬。
北京求学6年,北京到家乡,2000多公里,春运时曾买过历时28个小时的站票,但也挡不住我归心似箭。这时候村里已通了水泥路,再也不用忍受漫天尘土和满地泥泞。
工作后,回家的次数更少,回家的时间更短。去年,家乡通了高速公路,从广西南宁市回家,先坐两个半小时的动车到桂林,再换上走高速公路的大巴车,全程4个小时就能到家。
回家的路,越来越好走。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随着水泥路、高速公路的开通,越来越多的家乡特产走出大山,越来越多的乡亲脱贫致富。乡亲们现在不再满足于吃饱饭,而是更加注重精神的富足,这次春节回家,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正在倡议重修破败的祠堂,重树乡风,家乡正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新华社 唐荣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