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精神力量 树立文明新风
甘肃省徽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侧记
贾寒峰
       在甘肃省徽县永宁镇岳王村的群众文化广场上,村民们每天早晚聚在一起,跳跳广场舞,扭扭秧歌,农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在江洛镇龙头新村,家家窗明几净,户户翰墨飘香,广大群众通过在室内挂中堂字画、购置文化书籍,积极美化装饰新居住宅,家里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漫步在徽县城乡,到处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
       道德模范激扬社会“正能量”
       近日,嘉陵镇田河村里很是热闹,“嘉陵好人”“产业示范户”“创业致富能手”等先进模范代表佩戴大红花,在村民热烈的掌声中接受表彰……这只是徽县全面开展农村文明创建、树立农村优秀典型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徽县把文明典型创建工作作为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抓手,全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入开展了道德模范和“好人榜”“好婆婆”“好媳妇”“五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创先评优表彰活动,涵盖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方方面面。通过群众自己推、自己选,发现身边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力促村民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群众学习模范、争做先进的积极性,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讲奉献的社会新风尚。同时,加大对先进典型的挖掘塑造,以村民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为创作题材,编排内容丰富、生动感人的文艺节目,在乡镇文化大院、乡村舞台演出,展现村民积极向上的生活风貌,凝聚了村民向上向善的强大精神力量,有效促进了全县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目前,全县已开展各类农村先进典型表彰活动  10余场,评选“五星级文明户”300多户,“五好文明家庭” “幸福家庭”200多户,表彰“好人”“好婆婆”“好媳妇”“产业示范户”“创业能手”400多名。
       乡镇文化站成为群众“加油站”
       “过去,我们农闲时没地方可去,只能看看电视或串门打打牌、喝喝酒,时而还会发生邻里矛盾,现在好了,乡上有了文化站,村里有了文化活动室和文体小广场,农闲时可以去看看书、上上网、下下棋,日子过得很充实。”今年35岁的银杏树镇银杏村党支部书记赵义军谈起乡镇文化站带来的好处时感慨地说。
       徽县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以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不断健全机制,狠抓阵地建设。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全县每个乡镇都建有文化站,每个村都建有农家书屋。同时,还建成了21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和30多个农村文化广场,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农村的和谐发展。现如今,在徽县广袤农村,参加文化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了,聚众赌博、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的人少了,处处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新农村画面。
       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食粮”
       每天晚饭过后,在徽县金源广场上就有数百名群众跳起了“佳木斯”、交谊舞……而孩子们则玩起了滑板车、滑轮车等。如今,徽县的西河休闲园、泰湖风情园、凤山公园、青泥岭广场等已成为群众享受文化生活的大舞台。
       每年“元旦”“春节”“国庆”等节日期间,徽县都要组织开展文艺节目演出、送春联、送图书等多种形式的送文化下乡活动,活跃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徽县在积极组织开展“春节文化活动”这一群众节日文化活动重头戏的同时,充分利用妇女节、重阳节等节日,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既让群众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又最大限度地考虑照顾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体。
       “每逢重大节日,县上都组织开展活动,这就是我们最好的平台。我们一定要认真排练,力争为大家送上更加精彩的节目!”秦腔自乐班的老人杜正元笑呵呵地说道。
       截至目前,徽县已建成乡村舞台185个,组建民间自办文化社团193个,举办道德讲堂、国学讲堂60多场次,开展体育健身、文艺演出、道德宣讲、法律宣传、专题讲座、电影放映、民俗文化展演等活动120多场次。
当前:B2(2017年02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