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发力——
用文化点亮群众生活
本报记者 任维佳 实习记者 曾那迦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意见中提到,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硬件从无到有,设施由旧变新,服务由少变多……这些年,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的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公共文化建设也进入了新常态。
        创新服务形式对接群众需求
  “请问扫这个二维码就可以借书吗?”2月15日,从西安来成都旅游的小薛在地铁上看到了“书香成都·悦行地铁”的宣传视频,感觉很新奇,于是找到了天府广场站的借书点。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小薛告诉记者:“我非常喜欢纸质书带来的阅读体验。能在地铁上直接无偿、便捷地借到实体书,我觉得很方便。这种模式很有想法也很有意义,我想把它推广到我们学校里去。”原来,小薛除了钟情阅读外,还在学校图书馆做兼职,对图书管理、阅读推广工作很在意,他情不自禁要为成都这一便民举措点“赞”。
  近年来成都市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探索数字服务、流动服务、特色服务,成功在该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其诸多举措中就包括首创“书香成都·悦行地铁”模式。
  此外,去年刚开放的成都市博物馆已经用高规格、高品质的展览征服了大量参观者,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2月15日下午,记者在博物馆门口遇到刚刚参观完“探秘敦煌——《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社教活动”展览的姚女士,她说:“这是我第三次来参观了。刚开馆的时候来转了转,当时就留下很好的印象;前段时间虽然来看了‘敦煌展’,但太过匆忙,所以今天又来仔细地参观。”她和朋友表示,成都博物馆设备先进,举办的展览都极具震撼效果、美学价值以及教育意义。旁边两位老太太闻言,也笑着说:“这让我们这些老年人也可以丰富点文化知识,比打麻将好多了!”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升级
  不仅在成都,近年来,各地也努力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提供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当地实际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比如,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开展了全方位的对接合作,形成了“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迈出了协同发展的实质步伐。重庆市开展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物联网服务试点,实行百姓“点单”、政府配送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河北、云南、浙江等地将演出、展会承办等公共文化服务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陕西省建立“市县为主、省级奖补”的经费保障机制,采取“奖励引导”和“以奖代补”方式,推动市县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
  结合地域和历史文化特点,山东省实施了“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乡村儒学、社区儒学推进计划,山东省各级图书馆“尼山书院”都设置一个统一标牌,一尊孔子像,一个国学讲堂,一个道德展室或展板,一个国学经典阅览室或阅览区,一个文化体验室或活动区。主要开展经典诵读,国学普及,礼乐教化,道德实践,情趣培养等活动。
        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升级以及各项惠民措施的出台,大大提升了居民幸福感,但并不意味着公共文化服务的“圆满”。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各地纷纷拔地而起,宽阔的场地、一流的设施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景观。但许多设施的服务效能不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成都各个社区文化馆,记者感触最深的就是缺少人气和吸引力。尽管文化馆内许多设备已经非常完善,但多数市民似乎更喜欢涌向街头巷尾和公园、广场,跳舞、唱歌、写书法。据某社区居委会负责人透露,社区文化活动室的设置率都很高,但却常常处于闲置状态。有的文化活动中心则“隐藏太深”许多居民并不知其存在。
  针对这一现象,成都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服务处的工作人员认为,之所以出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低,是因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无论是文化馆、图书馆还是美术馆,对群众的需求、观众的结构,大多还十分模糊,因此,提供的文化用品和展品往往一厢情愿,与实际需求脱节,这是造成服务效能低下、缺少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公共文化服务虽然公益性是根本,但其运营方式不妨借鉴市场,因为市场讲究控制成本、预算管理,注重消费反馈,服务意识比较强,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这些,恰恰都是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弱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如是说。
当前:A1(2017年02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