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农业擦出新火花:
挖掘农耕文明 让农村焕发新貌
       近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首次提出,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农业文化遗产和生态资源多种多样。怎样融入文化创意元素,让农业农村摆脱陈旧古板面貌,焕发出时尚鲜活的生命力?“文化+农业”,能否擦出新的火花?
       让乡愁诗意栖居
  走进浙江青田县龙现村,随处可见一幢幢由石头垒成的古宅和深藏在绿树翠竹中的现代别墅,这就是独具农家特色的“渔家乐”。游客到此仿佛进入了绿色世界,漫步在苍松翠竹下、绿谷田园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呷着沁人心脾的泉水,坐听松涛竹浪,还可以在“渔家乐”中品尝独具特色的田鱼宴,别有一番风味。这样的场景源自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农耕文化——“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这不仅是我国第一个、也是世界第一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青田县,无论是平地还是梯田,有水之处皆有稻田养鱼。精细化稻田养鱼模式不但传承了古老的农耕文化,也带动了当地休闲观光渔业的发展。
  青田的探索在我国并非个案。我国地域辽阔,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丰富且有特色。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观光休闲、农耕体验的需求日益增加,为拓展农业功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看来,传承农耕文化是维系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的基石,也是繁荣农村文化和美丽乡村的灵魂。“不管是建设乡村旅游景点,还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切莫忽视农耕文明的挖掘。要以农耕文化为支点,留住我们的‘根’,守住乡愁,让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传统习俗、乡村建筑及民间手工艺等释放出独特魅力,给所有人一个‘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孔祥智说。
       让农业价值拓展
  数据显示,近年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从2010年接待游客量4亿人次到2015年的22亿人次,仅用了5年时间。“十二五”期间,我国休闲农业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然而,这样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企业、园区规划还不够合理;管理不够规范;产品雷同、功能单一;服务质量、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经济效益不高等。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价值的拓展不够,融合的深度不足。”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天佐指出,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农业非传统功能的挖掘,最大程度地提升农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培育发展一批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业态、新产业,让农村的绿水青山变成农民的“金山银山”。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需求结构升级,人们对农产品品种、品质、品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抓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就抓住了改善农业供给、拓展农业价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牛鼻子”。
       以产业融合为精髓  
  2016年,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力争在2020年培育出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日前已公布。无论是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导向,还是首批特色小镇的鼓舞,抑或是4年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的宏大目标,都预示着这个新鲜市场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特色小镇建设和休闲农业发展要以创意为先导、以产业融合为精髓。”北京市委研究室副主任余钟夫认为,特色小镇对于产业定位、城镇规划、综合环境的营造及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有一定要求,如果建设的起点不高,创意不新颖,如果“想象力贴着地平线”,这样的特色小镇恐怕建成之日就是落后之时。
  在专家看来,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要加强科学规划,挖掘特色和潜力,才能实现长足发展,形成新的吸引力。“这其中要注重三个‘再造’和四个‘融合’,一是生活再造,把城市美好的东西比如信息文明等与美丽乡村结合,提升生活的品质;二是生产再造,实现农业组织结构、生产流程的再造;三是生态再造,把治理污染、提升产能、生态修复等组合起来,实现农村增绿目标,最终实现产业融合、功能融合、城乡融合和人的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陈剑平指出。 李慧
当前:B1(2017年02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