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就业 草根创业 支撑产业
——江苏省用职教之光点亮百姓致富梦想
脱贫奔小康,根本靠人才,基础在职教。高质量就业、“接地气”创业、育特色产业……农村生源占七成的江苏职业教育,近年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全省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由231人提高到616人,积极探索创业教育实践,输出技术扶持地方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职教富民的新路。
对口就业,一技之长带来脱贫希望
“我父母务农,入校时被认定为贫困生,是职业教育改变了我的命运。”来自苏北农村的赵虎从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轮机管理专业毕业后,从事船舶维修保养,如今已晋升为远洋船舶大管轮,年收入约30万元。“现在手头比较宽裕,能时常接济家里,最近还打算在老家买房。”
像赵虎这样在职校学得一技之长、改善经济状况的农村学生还有很多。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施祝斌透露,全院8000多名在校生中,困难学生占17%。航海类专业起薪每月达4820元,一般3年后月薪2万元、5年后3万元,毕业生工作几年后就可在县城买房安家。
“许多农村困难家庭的孩子,通过职业教育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刘克勇介绍,多年来,全省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初次就业平均月薪超过3000元。
“对口好,体现学以致用;起薪高,才能改善生活;离职率低,说明对工作满意,这样的就业才有‘质’的保障。”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钱吉奎说,全校七成专业是轨道交通专业,这些专业毕业生几乎全部进入上海铁路局、南京地铁等大型国有铁路和城市轨道企业就职,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草根创业,特色专业抢占细分市场
“创业很难,但只要选对项目和经营模式,成功的希望就很大。”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宠物训导与保健专业毕业生胡柳峰工作一年半后,在南京创办了一所宠物训练学校,短短两年多时间就在周边打出了名气,年营业额达200余万元。
“在宠物训导方面,欧美比较成熟,国内才刚刚起步,教材有些滞后,我得让学生了解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这位“职业养狗人”告诉笔者,10余名员工中有6名是前来“投奔”的师弟师妹。从本学期开始,他每周回母校一次,分享自己学到的国际前沿知识和日常工作心得。
“大学校培养小老板,小老板成就大事业。”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招生与就业创业指导处副处长夏锋介绍,近三年,该校毕业生创业率保持在5%至6%的较高水平。其中,宠物科技学院的毕业生创业比例高达10%以上,在长三角地区影响大、口碑好,创业成功率高。
2016年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全省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2.97%。在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江苏代表队共夺得149个一等奖,中职、高职双双再获第一,实现“八连冠”。
“目前,全省职业学校在校生创业已呈现零起步的生活性创业、立足专业的经营性创业和走向社会的市场性创业三种形式,创业载体从分散向创业街和创业园区转变。”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徐萍说,职校生创业的科技含量可能不高,但依托特色专业,市场受众面广,生命力旺盛。
支撑产业,输出技术培养技能人才
连云港沿海的滩涂资源丰富,但由于土壤中盐碱含量高,农作物的产量、产值很低。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医药系主任胡玉涛带领团队在实验中发现,金银花生命力顽强,可在盐碱地推广种植。2年来,这里已种上139986平方米的金银花,实现综合产值100万元。
“以前的滩涂全是杂草,现在变成了一片绿篱。”胡玉涛说,他带领本专业学生与当地农民合作,探索金银花的篱化密植和机械化采收。同时积极与中药、中兽药生产企业联系,以保底价回收金银花,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通过输出技术、培养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对地方产业的支撑推动作用日益显现。“十二五”期间,江苏省职业教育培养了296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先进制造、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信息服务等快速发展的行业中,新增人员有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有力支撑了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刘克勇说,90%以上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在省内就业,近70%在县市就近就业,成为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中高端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生力军。
(新华社 凌军辉 朱婉君 王恒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