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遗产:
用方言传承文化“DNA” 让地名照亮回家的路
从古至今,传统文化皆以有形或无形的姿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一笔一划皆文化,一字一句皆乡愁,一砖一瓦皆记忆。但同时,它们又在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中与我们渐行渐远,让人不禁担忧,“江河若断流,吾辈何以对子孙。文化若断流,吾辈何以见祖先”。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这些措施,无疑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回归”人们的视野,并与现代生活紧紧交融。
保护方言
传承文化的“DNA”
月是故乡明,话是乡音亲。但在当下,特别是在城市中,普通话已然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而方言则裹着人们的乡愁渐渐走远。
2月21日“国际母语日”刚刚过去,《人民日报》当天发表了一位语言学者的文章,专门提到了“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提出“方言与人的乡土文化更为亲昵、更为契合,它携带着更多的文化密码”。此前,也有学者认为,方言是文化的“DNA”,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方言一旦消失,其所承载的文化也会消亡。此次《意见》强调,既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又要“保护传承方言文化”,两者并行不悖,才能真正留住文化发展的脉络。
保护地名
照亮回家的路
地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了千百年的情感传承。正如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所言:地名是人类历史的一块“活化石”,是一种看得见的乡愁。
同时,地名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出行、乘车、购物等日常活动都与一定的社区或街区、街道、建筑等发生关系,这都离不开地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王长松认为,当前保护地名文化遗产有两个有效途径:一是制定地名保护名录,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科学规划城乡地名,使地名规划在满足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对地名需求的同时,又保护地名文化遗产,维持城市特色文化与居民的文化归属感。
2004年,民政部启动了“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保护试点,取得了一些成效。此次,“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被写入《意见》,必将更进一步推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留下人们的乡愁
如今,很多历史文化街区存在重物不重人、重表不重里等问题,很多房子建设修缮得很漂亮,但原住民和传统的文化、民俗、风味不足。在近期出炉的广州传统中轴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人们注意到,留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原住居民被作为优先考虑的措施,一些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上的功能不相符合的设施被列入重新规划。
此次《意见》提出,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不仅要“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管理”,还需要“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合理应用于城市雕塑、广场园林等公共空间,避免千篇一律、千城一面。”位于福建晋江市中心的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位于晋江市中心黄金地段的五店市,就像一座晋江传统民居博物馆:既有原地保留的老房子,也有一砖一石搬运到此的迁建建筑,还有根据一比一的比例还原的标本复制式更新建筑。来自晋江市旅游局的工作人员介绍,“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在这里,你几乎可以见到晋江各个时代不同风格的特色建筑。”
在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眼中,原汁原味的五店市,“老年人看了很怀旧,年轻人看了很时尚,外地人看了很闽南,侨乡人看了很乡土”。而从小在五店市长大的老居民庄炮成则感叹,“把五店市保留了下来,就是留下了根,留下了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