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的前世今生
白话文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早已运用自如。然而,在100多年前,它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新生事物,是倡导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之一。重新回顾白话文的普及之路,让我们再次意识到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给中国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文学改良新篇章
白话文体历史长
白话文就是一种以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处理的书面语。通俗地说就是“我手写我口”,白话文以现代中国人的口语为源泉。现代白话文主要有4种,分别是官话白话文(京白)、吴语白话文(苏白)、粤语白话文(广白)以及韵白(明代官话——中州韵白话文)。在这4种之外还有许多各具地方特色的白话,一并称为“土白”。我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使用的白话文,是指官话白话文。
其实,白话文并非近代的产物,其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唐代的僧人为了推广佛教,宣扬禅门佛理,以音乐、画图和讲唱相互配合的方式向大众表演佛经中的故事。其中的图画称为“变相”,说唱故事的底本则称为“变文”。“变文”韵白结合、浅显易懂、接近口语,广受百姓欢迎,这就诞生了早期的白话文学。到了明清时,众多白话小说在社会上广为流行,“文而不文,俗而不俗”,即使识字不多也可以欣赏得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这中国四大名著了。民国时期,出版了大量古代典藏的白话版本,白话小说、白话诗等白话文学作品蓬勃涌现,中小学教科书也开始使用白话文,这一系列措施的施行,逐渐使白话文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文体。
重整风气启民智
中华文化传四方
推广白话文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普及教育,开启民智。文言文艰涩难懂、文法繁复,讲求用典对仗、摹仿古人。用其写作的书籍典卷,普通百姓自然也难以理解。所以说,浅显易懂的白话文替代文言文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文体,使知识再也不是少数人的垄断资源,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其次,白话文的应用也是一种思想解放。“西学东渐”期间,一批外文著作被有识之士翻译为白话文,大量音译、意译的外来词充塞进汉语。语言是传输思想的介质,新词语的“大爆炸”实际上就是新思想的“大爆炸”。当时的中国人通过白话文这一工具吸取西方的先进思想,开阔自身视野。
此外,推行白话文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受“西学东渐”的影响,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作为载体的白话文也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较之文言文,白话文浅显通俗、易懂易学,便于外国人理解掌握。“白话文存在表达准确性强、交际效率高的优点。以白话文为媒介,可以高效快捷地在全球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的姚双云教授这样评价白话文的作用。
韵律优美底蕴深
文言古语不可忘
在全面普及白话文的今天,文言文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很低,其性质早已由原来的交流沟通方式演变为理解古籍的专用工具。但文言文凝聚和蕴含着中华祖先的智慧,是现代人不可随意丢弃的。
姚双云教授认为,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更恰切地表情达意。文言文是经过历代古人积累、加工、锤炼而创造出来的语言形式,在表达上具有言简意赅、典雅优美的特点,艺术价值很高。比如要表达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常用的就是“岁月如梭”“光阴荏苒”“白驹过隙”之类的文言词,如果换成白话文,似乎很难找到太过文雅的表达;再比如描述一个女孩具有“闭月羞花之美”,这样的说法文言韵味较浓,若换成白话文,显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言喻的。可见,同样的意思用文言与白话所展示的语言美以及给人的艺术感受是不一样的。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是承载在文言文上流传下来的。可以说,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对于国人来说,学习文言文可以更好地了解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充实个人的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对于外国人来说,在中文达到一定水平后,适度接触和学习文言文,则可以加深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韩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