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她享受着帮助学生的喜悦,也珍惜着自己对于学生的那份价值
“毛吉额娘”:用大爱撑起希望的晴空
管齐忠
杨毛吉,一位生活和工作在青海大通的藏族女教师,用热心和爱心谱写着感人事迹。在20多年的从教生涯里,她视学生为子女,先后让6名非亲非故的学生住到自己家里,与他们同吃同住,照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成功把他们送进了大学校门;她帮助患有精神抑郁症的学生摆脱心理负担,微笑面对学习和生活;她把班级当家一样经营,教育学生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她创新教学方法,班级成绩名列前茅。学生们亲切地称呼她为“毛吉额娘”。2016年10月,杨毛吉荣登“中国好人榜”。
妈妈胜似妈妈
1996年7月,刚刚分配到青海省大通县朔北乡中学的杨毛吉,成为了50多个农村孩子的班主任。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班上有一个叫蔡秀兰的女生,父母远在牧区果洛州。为了不影响她的学业,杨毛吉决定让她住在自己的单人宿舍里,白天上课,晚上督促她写作业,同睡一张床,精心准备蔡秀兰的一日三餐。如今,有了工作和家庭的蔡秀兰,仍不忘经常“回娘家”看看。
2005年9月,杨毛吉因工作调动到大通二中执教,任班主任。她发现学生季秀玲不管天冷天热,身上的花布小棉袄都不曾换过,经了解季秀玲家庭困难,生活拮据,杨毛吉匆匆买来毛线,连夜给她织毛衣。当穿上合身的毛衣时,季秀玲热泪盈眶感动不已。班里的另一个学生李长荣是大通县逊让乡八里村的土族孩子,家庭非常困难,就连每周回家的五元钱车费都无力支付,一日三餐靠家里人托公交车司机带来的馍馍对付,寒冬腊月也只穿着薄薄的校服和露出脚趾的破球鞋。于是杨毛吉决定让李长荣住进自己家里,为他垫付学费,洗衣做饭,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他,鼓励他走出大山,做一个有出息的人。李长荣在杨毛吉家一住就是三年。2009年高考,李长荣以大通县文科第四名、青海省文科第七十二名的优异成绩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进入大学后的李长荣在网上聊天时对杨毛吉说:“您不是妈妈,胜似妈妈。”
“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回族学生王一帆患有严重的精神抑郁症,家长将他交到杨毛吉手里时只希望他能活下来。杨毛吉知道心病还需心药医,这样的学生主要缺失的是温暖和理解。为了医好王一帆的抑郁症,杨老师发动学生家长,配合自己的“治疗”过程,给孩子温暖,以爱心感动孩子,并多次进行心灵交流,最终打开了孩子的心结。当听到其他老师评价这个学生与以前“判若两人”“不敢想象”等言语时,杨老师更多的是感到了为师者的成就感,当听到电话那头王一帆妈妈语无伦次的感谢话和哭泣声时,杨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颜琎琎是2016年住进杨毛吉家的新成员,是一名高三学生,也患有精神抑郁症。除了午饭,杨毛吉每天都得做两次早饭和晚饭,因为高三学生的作息时间不一样,她又不忍心颜琎琎空着肚子去上课。每天早上5点40,杨毛吉就起床做早饭,6点叫她起床,保证颜琎琎在6点35赶到教室上自习。颜琎琎胃不好,为了照顾她,杨毛吉还自创了“洋芋盒”给她吃。同时,她私下嘱托本班学生有意识地多与颜琎琎交流,自己只要一有空闲就跟颜琎琎谈心,想方设法了解她的心理动态。颜琎琎终于一天天开朗活泼起来,杨毛吉发自内心地开心。“拯救一个孩子的灵魂,比给学生多少学分都重要。”杨毛吉说,“孩子,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大爱无疆温暖人心
每逢假期,杨毛吉家都“人满为患”,许多学生一住就是七八天。他们有这个家的钥匙能够进出自如,做饭进餐、洗衣拖地、回忆过去、展望未来,歌声、笑声、锅碗瓢盆声,声声不绝。左邻右舍羡慕地说:“当老师真好,有这样的老师之家更好!”
学生一届又一届,时间一年又一年,他们家为学生准备的卧室从未闲置过。在杨毛吉的心里,她所做的不过是一些小事,可正是这样的一件件“小事”,才成就了诸多孩子的未来。因为自己温暖,所以才能传递温暖。杨毛吉是一个温暖的人,所以才会给学生带去温暖。作为一名教师,她享受着帮助学生的喜悦,珍惜着自己对于学生的那份价值,不怕苦、不怕累、更不嫌麻烦,心怀大爱,大爱无疆。
杨毛吉说:“我帮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实现了他们的梦,其实也在实现自己的梦,我愿用爱为更多的孩子撑起一片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