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拐棍”支撑起道德脊梁
文渝
这两天,山西太原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雪,让两张暖心照在网上热传。一张照片拍的是在白雪皑皑的公交站台放着一捆拐棍,上面还留有一张字条。另一张照片则清晰地拍到了字条上的内容,“今天风雪大路有泥泞,老人走路困难,‘爱心拐棍’帮您大忙……这里有几根拐棍,需要请您随手拿走使用。随便使用,不花钱。”(3月7日央视网)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好事。75岁的老人边银良, 20多年制作了上万根“爱心拐棍”,无私奉献给有需要的路人使用。为了打消别人的顾忌,还专门在拐棍上留下字条让大家“放心使用”,这种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让人感动,堪称新时代的雷锋样板。
让自己的手艺能够帮助到别人,成为边银良老人激励自己20多年不间断行善的精神力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老人一样,力所能及地为他人提供帮助。也许这需要我们多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但就像“风雪路中的拐棍”一样,能给有需要的人带来温暖的帮助,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精神满足。当下,总有一些人将付出与回报挂钩,甚至自己还没有为别人做什么时,就要求别人先承诺给予物质回报,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抛之脑后。其实,在帮助他人过程中所获得的精神满足感,是任何丰厚的物质条件也给予不了的。
边银良老人从来不接受别人的物质回报,在他看来,能够帮助他人就是对自己善行最好的回报。也正是这种良好的心态滋养着他的身体和心灵,如今75岁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铄、身体康健,这不正是美德的力量吗?
清风化雨,沐浴人心。现实生活中,像边银良老人这样一直默默无私奉献的好人还有很多。在他们看来,行善只是件最普通的事情。正如边银良老人所言,这些事“不值一提”,但道德的光芒正是在看似普通的小事中闪光。做好事,很多时候就是举手之劳,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帮助他人,不会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只要每个人都能多一点奉献精神,就能在社会中形成传承美德的良好风气,营造向善向上的良好氛围,自己最终也会成为受益者。
道德的力量就是这么伟大,“爱心拐棍”或许不精致也不昂贵,但温暖的涓涓细流随着每一根拐棍汇聚成河,最终小小拐棍支撑起的是伟岸的道德脊梁,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