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要跑得 嘴巴要说得 事情要做得
洗面桥横街社区让居民安享多彩生活
本报记者 赵青
        74岁的曹婆婆是四川成都武侯区洗面桥横街社区“长寿食坊”的忠实粉丝,因为这家社区老年助餐点能提供品种多样、营养丰富的一日三餐。“除了长寿食坊外,我们社区还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洗浴助浴、电子产品学习等诸多服务。”在成都浆洗街道洗面桥横街社区党委书记罗健看来,社区要像家一样充满温暖和温情。
        做好保障员
        洗面桥横街社区成立于2001年,占地0.6平方公里,毗邻全国闻名的旅游景点武侯祠、锦里。“我们社区有常住人口5029户、1.2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达2800余人。根据老年人比例较高的实际情况,社区购买了专业机构养老服务,建起了武侯区洗面桥横街社区慈爱嘉养老(助残)服务中心。”罗健说,让老人们住得安心、舒心、放心,是社区的首要任务,一定要做好老人们的保障员。
        为了让困难群众的心愿得以实现,社区还“种植”了“心愿树”。有需求的居民可将自己的愿望及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写在卡片上,贴在“心愿树”上。“一些比较简单的心愿,我们的热心居民和志愿者就直接帮忙解决了。”罗建说,对于比较难满足的心愿,将由社区出面解决。66岁的社区居民沈有明是社区办公室的常客,他的老伴长年卧床不起,且每周都要去医院做检查,沈有明便经常到社区办公室租借工具房里的轮椅。而“想要一张新轮椅”,也成为沈有明的心愿,并贴在了“心愿树”上。社区工作人员看到后,立即联系了志愿者,为他完成了心愿。
        真诚温暖的关心、热情周到的服务,让很多老人把社区工作人员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对此,罗健非常感动地说:“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再累再忙也要坚持。一定要做到‘三得’:腿要跑得、嘴要说得、事要做得,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情暖老人心
        除了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工作人员总是绞尽脑汁,尽己所能,给予孤寡老人关心与帮扶,通过各种途径为他们排忧解难。
        去年的一天,居民何群芳一进社区办公室的门就抓着罗健的手哭诉:“小罗,我所有的钱都被骗走了,这可怎么办啊?”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安抚下,何群芳道出了原委。62岁的何群芳没结过婚,父母早已离世,又没什么亲人。经人介绍,她接触了一家老年健康服务公司,购买了不少昂贵的保健品,之后又被公司工作人员劝说拿出全部的积蓄3.6万元钱购买了所谓的“股票”。几个月后,何群芳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没有什么亲人的她只能来求助社区。看到何群芳那般的伤心无助,罗健和同事们决心帮她把钱讨回来。为此,大家与“歪”公司上演了一出艰难的讨债戏码。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成功追回了3.2万元。
          “近年来,重点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推销方式日益多样化,被骗的居民不少。”罗健说,为了让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少上当,科学消费,理性消费,社区多次开展知识讲座,目前还联系了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将居民通过非商超渠道购买的保健食品进行免费检验。
        共建文明家园
        “要在全社会形成敬老风尚,在社区里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罗健对记者说,“其实,社区里大多数老人的物质生活无忧,精神层面的需求更大一些。我们社区现在要做的,就是调动起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
        除了定期出游,组织大家一起唱红歌、看电影,进行手机、电脑学习外,社区还利用公共服务资金在院落里添置了健身器材,为社区70岁以上的787名老人购买了意外保险,同时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开展健康知识、道德讲堂等科普活动,建立起邻里互助协会、余晖爱心协会、老年合唱团、老年书画班等文化队伍,精心安排活动,以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活动带给社区居民的不只是欢笑,还有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邻里矛盾少了,不文明行为少了,欢声笑语多了,互帮互助多了。在社区居住了几十年的马叔叔开心地说:“在大家的努力下,社区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丰富多样的活动让我们感觉退休后,也能过得很充实。”
当前:B1(2017年03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