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入耳觉清心
晓蔚
  清人潭钟岳在《圣积晚钟》咏道:
  “晚钟何处一声声?古寺犹传圣积名。
  纵说仙凡殊品格,也应入耳觉清心。”
  从这首诗可看出,该景观绝妙之处,不在古寺犹传圣积名,而在钟声入耳觉清心。
  圣积寺,古名慈福院。位于峨眉城南2.5公里处,为入山第一大寺,环境幽古。据传轩辕氏曾在这儿向天皇真人(即广成子)问过道,故列为峨眉古寺之一。
  寺外古黄桷树二株,需数人方可合抱,从报国寺向此远望,两株黄桷树似一大象。寺内文物众多,以普贤骑象铜像、八卦铜钟、铜塔等最著名。八卦铜钟原悬挂于寺内老宝楼上,又名圣积铜钟。铸于明代嘉靖年间,为别传禅师所募化。此钟铜质坚固,高3米,径2.6米,重达1.25吨,传为四川省最大的一口铜钟。每敲一下,山谷齐鸣。有诗咏道:
  “万金熔铸自何年?长作龙吟散晓烟。
  留镇山门开觉路,声音高彻大峨巅。”
  相传朔望之夕,这寺的钟声可远达金顶。
  钟楼前又有古嘉树(一名黄葛)三株。各大数十围,是以周围浓荫满地,叶大蔽天,人称为峨山嘉树之王。大殿前有范蜀公所书的一副对联:“半天开佛阁;平地见人家。”客堂亦有一副对联:“岂因檀越方悬榻;为放樨香不闭关。”
  圣积寺内设有峨眉山佛学院,因峨眉山夙为佛教中普贤行化道场,故全山皆供普贤菩萨,原来行弥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又梵语名邲输跋陀或三曼多跋陀罗。三曼多为普,跋陀罗为贤,故译为普贤菩萨。
  按佛教中以普贤与文殊为佛门二圣。而普贤则以峨眉山为崇奉之特区。诚如《峨眉山新志》所言:“故十方法界,皆可作菩萨道场,然欲众生投诚有地,故特于峨眉山,示应化焉。”
  这寺数遭火灾,民国重修,其规模远不如前。废前正殿供有普贤骑象的铜像,法相庄严,雕琢精致。殿后有华严铜塔,铸有佛图像4700多尊,雕镂精绝,为明代之物,上镌华严经全部,在民国时就已部分残缺了。
  记得那是1982年的文物普查,圣积钟声引起了我的兴趣,自然不肯放过寻源探究之机。
  在从峨眉山市市区到峨眉山的公路上,距离“天下名山”牌坊大概1.5公里左右,这便是圣积晚钟传说开始的地方。公路的左边不远处有两棵古老巨大的黄葛树,树龄四百多年,合抱并根而生,盘根错节,枝叶层叠,相传这两棵树原是一座进山大庙的门树。那座早已消失不见的古庙是峨眉山进山的第一寺庙(如今报国寺才是峨眉山进山第一寺院,距离此地约3公里),这寺庙里的和尚负责向峨眉山各处庙宇以及整个峨眉县城通报时辰。众所周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如何避免日日行道难,又能随时向着山上山下通报时辰,和尚们终日冥思苦想。终于,他们决定定制一口巨大的铁钟,这口钟要声音洪亮,一敲便能山上山下尽得其声。
  传说之一,众僧觅得巧匠,耗费数月,铸得一口巨大的铁钟。众僧皆喜,正欲试钟,那铸钟巧匠连忙阻止,他叮嘱众僧此钟需得他下山后一天一夜方可敲响,切记不可提前,否则便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众僧诺诺。
  钟匠走后一日,主事和尚突然后悔,心想:他既然已走,此钟若是不够洪亮,声响未能遍及全山,而酬金又已予之,却又如何反悔?他越想越是狐疑,心里觉得不妥,于是他不顾钟匠的叮嘱,急急抡起钟锤敲之,钟声大震,如龙吟长作,在空中回响,山野齐鸣……钟声越传越远,当传入铸钟巧匠的耳中时,他刚好走到峨眉县符溪镇(现峨眉山市符溪镇)。他不禁扼腕叹息,若是再走得一夜,他必能走出峨眉县城,那钟声必能传遍全山以及山下县城。由于那和尚的疑心,这钟声终究只能向下传到符溪镇,向上传到峨眉山万年寺(峨眉山前山山腰处)。
  传说之二:当年,别传禅师募铸好铜钟后,悬挂于圣积寺钟楼上,嘱咐弟子们:“我去外地云游,三天之后,尔等始可敲钟,切记!”谁知和尚离寺不久,一小沙弥急想聆听钟声,不顾师父的叮嘱,抡起钟锤便敲,“当”的一声,洪亮的钟声在空中回响,山谷齐鸣,越传越远,一直传到和尚的耳朵里。此时老和尚才走出15公里,一听钟声,神色大变,惋惜地说:“如果三天之后再敲钟,那钟声将会随我传到已走三天路程的地方啊。”
  僧人们对声如龙吟、入耳清心的铜钟,在敲打时间和方式上颇有考究。据1935年出版、赵循伯编撰的《峨眉山》载:“其钟每于废历(即夏历)晦望二日之夕敲击。击法有‘慢十八、快十八’之分,随击随念钟偈,每四字一句,每四句一击,凡百余击始止(一说为一零八击),每一击,声可历一分零五十秒。”
  近闻之,声洪壮;远闻之,声韵澈;传静夜时可声闻金顶。1936 年出版的刘上熹的《峨眉导游详记》也说:“每月朔望之头夜乃击之,一年之中仅叩二十四次。所谓晚钟者,因和尚于九点后执灯上楼,口诵经偈,俗云钟句子。初则念一句,则叩钟一次,每句四字,念毕则叩,始缓叩,入后每字一叩,愈念速,则叩愈急。缓十八,急十八,叩至三遍,曰三叩,每叩须诵全文,三次叩钟,共有百零八锤。钟声异常宏壮。”另载,晚钟每次叩一百零八击与我国古代的物候历有关。物候历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年分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每候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叫“候应”。以每年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应相加,其总和正好是一百零八。
  不知何故这口圣积大钟,巨大沉重,却偏偏只用一条薄薄的竹片吊在那寺院前的黄葛树上。谁也说不清为什么那竹片如此坚韧,能够长年累月悬挂此万斤之物而无丝毫磨损之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竹片积了厚厚的一层灰尘,与那洁净庄严的钟格格不入。寺庙里面的和尚素来喜洁成癖,寺内寺外,总是打扫得一尘不染,窗明几净,自是不能容忍那作为寺门标识的巨钟沾染恶尘。和尚们费了半天的劲儿,强自从黄葛树上解下那巨钟,抽出那条挑钟竹片,见那上面尘埃漫漫,污秽不堪,早已看不清从前的颜色。于是有个和尚急忙冲到寺院对面的潭水边,将竹片放入潭中,想将其洗涤干净。那潭水本清澈见底,平静如镜,突然之间掀起30多米高的巨浪,水声滚滚,吓得和尚急忙松手,跌坐在地。此时天空乌云密布,风声雷动,一道闪电直直射向潭水中,只见一条青白色的龙从潭水掀起的巨浪中一跃而起,寻着闪电飞入天空,遁去了踪影……众僧从震惊中惊醒后,急忙冲到潭水边一看,哪里还有那挑钟竹片的踪影,早已化作巨龙飞天了。从此,那潭水便命名为“化宝潭”,而那万斤之重的圣积铜钟也只能用粗铁索牢牢捆住,无法继续缚在寺院门口的黄葛树上,只有挪至凤凰堡上的亭子里。
  那化宝潭,潭水清澈,悠悠汇成一条小溪,流入峨眉县城中,据说人们还直接取溪水饮用。现而今,早以不见了那汪传说中的潭水,更别说取溪水饮用,只剩了公路边一丛杂乱的荒草,生机勃勃的长了一大片,仿佛还在延续那宝潭的生命。
  1959年,圣积寺废,钟搁置于道旁。1978年,峨眉山文化部门将铜钟迁移到报国寺对面的凤凰堡上,并建亭覆盖维护。凤凰堡上参天蔽日的苍杉翠柏,庄重典雅的八角攒尖钟亭,环绕四周百余通碑刻的古碑林,与古拙凝重的巨钟浑然一体,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美,不失为一大景观。傍晚时分,夕阳普照,苍松翠柏掩映生辉,颇有些开觉路之禅意。好事者将前诗略加修改,以示其盛概:
  “凤凰堡上柏森森,晚钟犹长作龙吟;纵说僧俗殊信仰,一样入耳觉心清。”
  峨眉山那满山葱郁的参天古木,那满天粉红璀璨的霞光,那迷离清馨的白雾,那清澈见底的冷泉,那婉转悦人的鸟啼……还有那隐匿在山中各处的庄严古刹和那徐徐传来的梵唱之音,都充满神奇的传说。之所以是传说,是因为这些东西都是经过人们的想象加工,也许和真正的传说不符。有人听之,也许会不以为然,这不是“传说”吗?但这些个传说,确给后人提供了无数的令人痴迷的遐想。有谁规定了传说一定要是真实的故事,不是吗?
当前:B3(2017年03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