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突出“三大网络”建设强化文明城市创建
        为深入推进“多彩贵州文明行动”,有效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近年来,贵州省都匀市通过建立监控、投诉、督查“三大网络”,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能力和治安动态管控能力,为企业转型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建立监控网络
        助力城市管理
        2013年以来,全市投入14554.1万元,建设天网一期、二期、三期高清摄像头2780个,报警点240个,全市城乡重点单位、车站码头、重点公共区域覆盖率达96%。2015年启动“智慧城管”系统监控项目,投入226万元,以北斗导航无线数字传输系统为基础,在现有城区规划建设500个视频监控点,已完成了200个监控点的安装布置。
        建立“智慧城管”监控平台以来,上下联动,推进城市综合执法管理。完成全市19500多组路灯及2500多棵行道树灯的日常维护维修,全市亮灯率达到99%以上;修复沥青路面10018.15平方米,修复石板路面174.62平方米,维修人行护栏3000米,维修石护栏200米;整治纠正占道经营370余处,清理726个流动摊点,大力实施“门前三包”责任制,对86个违章占道商户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加强园林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区绿地率达到36.90%,公共绿地190.9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8.68平方米。
        建立投诉网络
        助力群众参与
        建立投诉受理平台。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等部门单位开设微信公众号,在机关设立信访接待室;市文明办设立“多彩贵州文明行动”专项整治投诉电话和公共邮箱,让市“文明行动岗”值守点值岗人员,对不听从劝导和制止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举报,让广大市民反映不良问题拨打电话举报;市城管局在公共场所设立便民服务岗,在农贸市场设置公平秤,在公园设立游客接待中心;市交通部门设置监督电话和出租车二级监控平台,市住建部门设置工程安全生产监管平台等,畅通投诉渠道,用亲民、为民、爱民的实际行动使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的群众基础更加扎实稳固。
        建立投诉处理机制。2016年以来,都匀市“多彩贵州文明行动”专项整治督查组把市民群众反映问题作为第一信号。针对有关方面反映的“南沙洲公园环境脏乱差” “州林业局消防通道长期被占”“云宫社区公交车少”“云宫花城住户经商扰民”等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责成相关部门整改落实,并有效整治了乱设摊、乱张贴、乱停放的“三乱”现象。
        建立督查网络
        助力创建提升
        建立领导干部督查机制。建立市四家班子和市文明委领导重点项目督查,老干部、“改非”干部、职能部门、城区办事处日常巡查和市督办督查局、市文明办、市直各相关主要职能部门常态化督查的三级督查网络机制。出台《问责办法》,加强督查情况通报和问责。
        建立文明行动岗督查机制。城区街道办事处设置文明行动岗50多个,包保单位值守人员佩戴“都匀文明行动宣传员”袖标、口哨,督促“门前三包”,劝导行人和驾驶员争当文明市民。遇到单独出行的老人、幼儿、残疾人通行,给予帮助。交通、旅游行业等因地制宜设置卫生监督岗,加强公共场所、文明景区等环境卫生监督。
        建立执法队伍督查机制。在西山公园、东山公园、文峰园等场所,建立了广告、控犬、夜市等执法中队,对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场管理等进行规范与检查。
        建立“放管服”督查机制。以墨冲镇为试点,将城市管理中广告设置、道路挖占、树木砍伐等4项权力委托下放。在整合公安天网工程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了互联网+大数据的有机融合。将城区划分为8个区域,把环卫作业和公厕保洁服务外包,实施市场化购买环卫服务。推行“一说服、二教育、三引导、四警告、五处罚”的文明执法流程,变被动为主动,推进城市管理工作。
        建立环境保护“河长制”督查机制。出台了《都匀市环境保护“河长制”实施方案》,按照“一河一长、条块结合、分片包干”的管理责任体系,建立河道档案,形成“一河一档”,加大对河道、河岸保洁质量的监督和考核,完善对沿岸新增排污口“早发现、早处置、早封堵”的工作机制。
        建立最严城市管理督查机制。出台了《都匀市最严城市管理行动整治方案》,全面开展最严城市管理整治行动,加大对交通秩序、门前三包、占道搭棚等督查。明确规定,在开展最严城市管理整治行动中,发现国家公职人员违反有关规定的,除按规定处罚外,相关当事人及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向社会公开作检讨并予以问责。 罗祖文
当前:B2(2017年03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