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岚皋县“人才之家”为青年搭建创业平台
陈洪海 夏爽
        返乡的青年越来越多,回到家乡后干什么?怎么干?这些问题,摆在陕西省岚皋县团组织的面前。
        地处秦巴山区的岚皋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能否凝聚并发动青年群体,是全县脱贫道路上的关键课题。“青年强则产业强,只有发动青春力量,才能攻坚克难迈步向前。”团岚皋县委书记孟祥志说。
        青年人才之家“起航”
        2016年以来,岚皋因地制宜,在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团体建立“青年党政人才之家”“青年专技人才之家”“青年创新人才之家”“青年乡土人才之家”“青年文化人才之家”5个平台。1个月时间就吸纳了千余名青年按照兴趣爱好加入其中。
        在团岚皋县委努力下,各个“人才之家”不仅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还定期开展各类活动,将有共同兴趣的青年聚集到了一起。
        29岁的袁可军是岚皋县“青年创新人才之家”的一员,2009年大学毕业后,袁可军就走上了自主创业的路,因为点子多、头脑灵活,能瞅准商机,被朋友们称为“创业小达人”。
        加入“人才之家”之后,袁可军不仅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还发挥优势和特长,将自己的创业经验分享给大家。去年7月,袁可军偶然在朋友圈看到一条信息——部分贫困户的李子滞销。朋友圈里做微商不稀奇,但细心的袁可军却认为,如果能解决李子的贮藏和运输问题,再联系上有需求的企业,销量一定会大增。
        这条信息马上被袁可军转发给了“人才之家”的几个朋友,大家在群里展开热烈的讨论:联系企业的、解决包装的、租赁车辆的……不到两个小时,问题迎刃而解——袁可军和他的“人才之家”伙伴,一下子就为贫困户销售了8000多斤积压的李子。
        和袁可军一样,在不同的“人才之家”结识新朋友、学习新知识、汲取正能量的青年越来越多,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创业干事平台“扬帆”
        岚皋县17万人,有72个贫困村、4.32万贫困人口,脱贫道路十分艰巨。针对青年创业者“缺资金、少技术”等难题,岚皋县通过搭建和完善“教育平台”“扶持平台”“成长平台”“管理平台”和“制度平台”,在资金扶持、政策激励、智力投入、技术服务和综合保障上提供各类支持和鼓励,为青年群体营造创业干事的良好氛围。
        33岁的夏青,是一名退伍军人。3年前,夏青回到家乡准备创业。了解到土鸡销路好,便决定发展养鸡产业,但启动资金不够,一时陷入困境。一筹莫展的夏青听朋友说青年创业者可以申请创业贷款,就试着到人社局咨询。很快,50万元的创业货款资金到位,夏青则通过查询网络、收看农林频道、翻阅相关资料,并去外地的大型蛋鸡养殖场学习技术。2016年5月16日,“岚皋县佐龙镇夏青家庭农场”和“马宗村生态养鸡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为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就地取材,在鼓励青年创业中,岚皋县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山药、莲藕、中药材等种植业,成本小;养鸡、养羊、养猪等养殖业,见利快;电商、微商等新兴创业门路,前景好……如今,岚皋县已分门别类地为创业青年持续开展创业和实用技能培训,为大批青年开启创业的“梦想之门”。
        先进青年典型“引领”
作为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县,岚皋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转型升级,培育新型农民已成为农业工作的重点。
        黄华是岚皋县畜牧中心的一名技术员,他根据该县特有的地域和产业特点,深入调研后鼓励山区居民大力发展林下养羊和养鸡。在他的带领下,该县肉牛、黑猪养殖等特色产业迅速发展,珍珠鸡、山鸡等特种养殖规模也逐渐扩大。
        几年来,黄华坚持到各村的农场和养殖户家中开展指导,每年技术培训超过千人次。除此之外,由黄华参与的“陕南肉山羊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获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肉羊高效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获省级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2015年,黄华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制定《陕南白山羊陕西省地方标准》,获得好评。
        在岚皋,优秀的青年典型远不止黄华一人。去年以来,岚皋县发现、培养、推出各类青年典型20余名,提拔青年干部23名,充分发挥出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形成广大青年人人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当前:A2(2017年03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