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文明创建的什邡探索

什邡城市全景图

什邡市委书记季涛给优秀少先队员发放奖品

什邡志愿者医疗服务队

和平村“孝亲敬老”评比暨“双风”行动进乡村活动

第十六个“公民道德宣传月”暨“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竹溪广场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四川省什邡市敢于突破自我,善于凝聚共识,全力寻找全域文明的进路,使得城市更宜居,百姓更幸福,其做法在提升城市品位的同时,也为其它创建中的城市提供了借鉴,且看——
        一座城市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文明的支撑。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社会治理日趋精细化的今天,城市拥有什么样的精气神,才能攻坚克难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域文明创建的探索中,确立什么样的价值标杆,才能提升竞争力焕发战斗力?摆脱落后观念,突破路径依赖,不可或缺。
        从“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示范点”“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普示范市”“四川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点市、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示范市”到“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再到“省级文明城市”“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多年来,众多荣誉接踵而至的同时,什邡市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和“全域什邡、全民创建”的理念,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定不移地把文明创建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着力建设富裕、幸福、文明新什邡。
        “双风”劲吹 
        务实为民暖人心
        “家中有无困难事,‘双风’行动好作风,来到你家和我家,清正廉洁为民众。”这是什邡市民江世莲创作的快板。她的灵感,源自“双风”行动给百姓生活带来的新变化。“生活环境变好了,盼望已久的饮水机也安上了……我们反映的问题都解决了。”
        2016年8月10日,什邡市在文明创建中正式启动“送爱民春风,塑清明村风”行动,全市党员干部走村入户,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联系群众大走访、民生问题大办理、惠民爱民大帮扶、清明村风大塑造。
        为确保“双风”行动取得实效,什邡重点抓领导责任、蹲点督导、作风务实、服务基层、塑造村风等关键点,严格跟踪问责。什邡市委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专项督查。督查重点瞄准工作“走过场”敷衍了事、违反工作纪律、回避推诿工作责任“三种情况”。
        “双风”行动中,什邡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创新载体,做到“规定动作”到位,“自选动作”出彩。隐峰镇创办了“隐峰夜校·田间课堂”,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法制讲座、技术课堂等,积极引导教育群众,塑造清明村风和良好社会风尚。蓥华镇以文化院坝建设为载体,组织开展“双风”文艺汇演等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
        牢记使命担当,厚植爱民情怀。在什邡市委书记季涛看来,开展“双风”行动既是为了让群众看到实效,让干部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和群众走得更近,更是为了开创凝心聚力、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全面推动什邡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凝心聚力 
        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什邡市自启动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如何创新扶贫机制,确保精准扶贫到位,成为广大党员干部一直探索思考的问题。
        为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推进“六个什邡”建设,什邡市不断探索创新扶贫模式,将扶贫项目商品化,注入“扶贫超市”,由帮扶单位、爱心企业、个人结合自身能力自愿认领,帮扶单位和被帮扶村签订认领“合约”,明确帮扶内容,共同组织实施。2016年3月25日,德阳市首个“扶贫超市”在什邡市隐峰镇寿增村开张。
        同时,什邡市还实施了“富裕村贫困村结对帮带工程”,加强富裕村和贫困村的沟通联系,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先后确定了五桂坪村、农科村、龙泉村、石门村分别帮扶新拱村、竹溪村、高桥村、天宝村。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到富裕村挂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或者派员到富裕村跟岗锻炼,感受先进做法,学习先进经验。
        据了解,什邡市还通过入户摸底调查,在全市范围内确定620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901名就业扶贫对象,建立好精准就业扶贫台账,并将其年龄、就业意向等信息录入农村贫困劳动者实名制入库就业服务管理系统,实现精准化管理。根据台账、管理系统收集信息,将贫困户急需的岗位送上家门,将招聘会延伸至乡镇、村、社区召开。
        此外,去年8月,什邡还开启了一场跨越千里的守望相助。结合“省委要求、喜德需求、什邡所能”,什邡牵手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以规划为先导,以民生为根本,以产业为重点,以人才为支撑,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扶贫工作。
        小慈大爱 
        让城市温暖如春
        城市需要爱,更离不开付出爱的人。志愿服务活动在什邡的大街小巷遍地开花,有这样一群默默付出用爱心去温暖他人的队伍,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什邡医疗志愿者服务队。三十年来,他们的身影遍布田间地头、山乡村落、街道社区,为困难群众送医送药,播撒希望。
        什邡市禾丰镇敬老院,有一百多位老人居住在这里。自医疗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以来,志愿者们每半个月就到敬老院为老人做义诊。现在这支队伍已经有100多人。从最初单纯的医疗救助,到现在为三孤老人、困难家庭送去希望,志愿者们用一颗不求回报的爱心温暖着一个个需要帮助的人。
        “如果不需要,请留下;如果需要,请带走。”受到源于伊朗的慈善形式——爱心墙启发,四川什邡市在全市发起了爱心墙公益活动,在城区利民路小区、客运中心站设立了两个爱心墙随手公益衣物捐赠点,并将募集到的志愿者书写捐赠的100余副春联、爱心商家捐助的冬衣和各类玩具放置到爱心墙,为什邡困难家庭及流浪人员带去了冬日的温暖。
        据悉,下一步什邡市还将进一步充实活动内涵,让“爱心墙”成为社区、基层的公益基地,激发市民朋友的公益意识,引导更多的普通市民加入到这场爱心传递的活动中,将多余的衣物、玩具、书籍等捐献出来,让需要的人选择带走,倡导爱心互助和物质循环利用的环保观念。
        今年3月3日,什邡市举办了以“践行雷锋精神 共建文明什邡”为主题的第十六个“公民道德宣传月”暨“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活动现场,大家纷纷表示,要把雷锋精神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认真践行雷锋精神,用真诚和热情,用智慧和汗水,为建设更加幸福美丽新什邡贡献自己的力量。
        改善民生 
        惠民实事暖人心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什邡市始终将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放在首位,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惠民利民的重要抓手,着力“八大环境”建设,努力构建富有凝聚力、充满吸引力、极具竞争力的发展环境,把文明城市创建推向深入,让文明创建的成果惠及每位市民。
        什邡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的原则,突出规划引领,城乡环境呈现出“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新面貌。城市建设提档升级,风貌改造加快推进,雍湖公园、二十一支渠改造等城市景观工程有序推进。从2011年至今,累计完成城镇建设投资27.7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6平方公里,金河南路西延段等15条城市道路竣工通车,城市西区路网体系初步形成,二十一支渠、竹溪公园改扩建等一批城市景观工程相继开放,7个城市花园、15处生态绿地建成投用,城市绿、美、亮魅力逐步展现。
        为更好地服务民生,什邡以廉洁高效为目标,着力改善政务环境。完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完善“96960”行政效能投诉平台。16个政务(便民)服务中心、169个村(社区)实现了服务领域的无缝衔接;以公平诚信为目标,着力改善市场环境。大力推进“诚信什邡”建设,实施诚信“红黑名单”制度,深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单位”“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经营户)”创评活动。建立6条“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经营示范街,“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达到60户,市场主体诚信意识不断增强;以健康向上为目标,着力改善人文环境;以安居乐业为目标,着力改善生活环境。环保攻坚“五大工程”深入推进,率先成立“环保警察”,实施铁腕治污,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62天,建成污水处理厂4个,划定217平方公里生态红线保护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新增森林面积10.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36.8%;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4%以上。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35亿元,截至2016年12月底,建设幸福美丽新村69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获评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冰川、师古创建为国家卫生镇,师古、洛水被列为全国重点镇,29个村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村,马祖村荣获全省“十大幸福美丽新村”第一名。生态环境全面优化,绿色什邡、生态什邡建设取得实效,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大幅提升;以安全稳定为目标,着力改善社会环境。建立完善市、镇、村、组四级矛盾排查调处机构,全市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212个,配备调解员2733人,2015年全省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什邡排名22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着力改善城乡环境。在灾后重建的49个农民集中居住区组织开展了“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七进”等活动,以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为切入点,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实施城建项目22个,建成72个文化院坝、12户文化户,5镇44村创建为全省“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的示范镇村。
        同时,什邡市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坚持补齐短板、保障民生,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到2020年,什邡将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争在县域发展、改革开放、城镇品质、民生福祉、从严治党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确保实力、活力、美丽、法治、幸福、清明‘六个什邡’达到更高水平。”什邡市委书记季涛坚定地说。
        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什邡市全民健身事业的大力推进,政府加大了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
        如今,在什邡市的广场、公园、社区,都可以看到各类户外健身器材。闲暇时,走到户外,利用这些器材运动健身成了市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重视德育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前置条件,也是关键所在。近年来,什邡市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抓手,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深化道德实践活动,着力健全德育教育网络,着力拓展课外活动阵地,着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坚持不懈地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什邡市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城市创建的总体规划。先后开展了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城乡少年手拉手”“践行雷锋精神·共建文明什邡”“学习雷锋精神·争做美德少年”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同时,以全市2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8所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学校和5所“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为依托,加强师德师风、校训校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平台。
        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是整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和关键。什邡市在全市留守儿童中,实施“心灵守望计划”,建立家长学校81所、家庭教育指导中心169个、家庭教育服务队106支。通过设立“代理家长”,构建留守学生亲情网络,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成长记录。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辅导和宣讲活动。
        为帮助家长更加科学地实施家庭教育,促进孩子成人、成才,引领好家风,2016年11月9日,什邡市举办了“幸福使者·母亲课堂”家庭教育骨干讲座,围绕“什么是正面管教”“如何快乐、轻松地爱上学习”“孩子怎样才能自主学习”等主题,以大量的实际案例,为大家讲述如何通过正向沟通和引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校配合。此外,什邡市在2016年10月份还开展了“慈善文化进校园·我为孩子捐本书”捐赠活动,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慈善道德理念,在孩子们心灵深处播下了爱的种子,用书香浸润童心,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健康成长环境。
        环保发力 
        守护碧水蓝天
        山水长青,方能与天地同合;无音无扰,是为佳境乐土。环境的好坏关乎着城市未来的发展质量,关乎着每一个市民的切身利益。近年来,什邡市一直致力于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致力于落实对排污企业的监管与治理,堵源头、还旧账,建机制、强措施,以“壮士断腕”和“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打响了环保攻坚战,守护着什邡的碧水蓝天。
        2016年6月5日是第四十五个世界环境日,当天上午竹溪公园热闹非凡,一场以“环境保护,由心开始——少用一个塑料袋,多给地球一份爱”为主题的环保宣传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
        为保护母亲河,2016年10月27日上午,在什邡市筏子河公园 ,一支筏子河义务环保巡查队伍,按照计划路线开展巡查、宣讲,让更多的市民关注环境,一起保护母亲河。
        “流经城市的河流,就是一个城市的良心”。这支由方亭街道办利民路社区组成的“筏子河义务环保巡查队”,集合了社区50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他们通过巡查、举报、宣讲来制止污染的行为,影响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环保当中去。
        为全面深化环境治理工作,什邡市扎实推进“蓝天工程”“碧水工程”“洁净工程”“减排工程”“生态工程”,控制源头、深化治理、严格监管,打造“青山绿水长留,蓝天白云长驻”的新什邡,把实现最广大群众的意愿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
        城乡一体 
        大力推进优美乡村建设

        全面推进优美乡村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举措。近年来,什邡市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统筹发展上下功夫,为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什邡坚持“城乡一体化”要求,深入开展“乡镇比发展、村庄比收入、农民比致富”竞赛活动,组织农村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评选活动,组织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大力推进特色集镇建设,红白“川西生态度假小镇”、冰川“东方依云小镇”等新型城镇逐步形成,共创建全国文明村镇4个、省级文明村(社区)7个,德阳市级文明镇2个、文明村(社区)8个。
        同时,全面完成全省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任务,建成新村400个、新农村综合体9个,农村居住形态实现从散居院落型向组团社区型的历史性飞跃。建成马祖村、红豆村、渔江村、箭台村、龙泉村等一批文化底蕴深厚、乡土本色浓郁、田园风光独特、环境整洁优美的亦农亦游特色村,成为了什邡旅游的特色品牌和响亮名片。
        注重“城乡”结合。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什邡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加快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创建。以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为内容,努力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着力加强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大力推进远程教育、阳光培训。在灾后重建的49个农民集中居住区、72个文化院坝、组织开展了“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七进”等活动,将城市社区管理引入农村,实现了灾后重建农民集中居住区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环境整洁、乡风文明。坚持以主城区、四个区域重点镇,一般乡镇、新农村综合体为核心的幸福美丽新村等全域化为载体,从规划、投入、管理、改革等方面统筹建设,按照“十三五”城乡共融、全域创建的发展理念,做好城市精品项目、体育设施、城市文化建设,立足“城市带郊区、农村”实际,深化文明城市建设。
        打造阵地 
        文化活动改变生活
        跳健身舞、扭秧歌、社区图书馆阅读……社区居民的生活越来越丰富。这得益于什邡市基层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
        近年来,什邡市有计划地推进“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农民工文化驿站”建设的同时,积极指导各镇综合文化站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开展镇综合文化站省级示范点创建,并继续加强农村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建设的步伐,综合覆盖率和覆盖质量进一步上升,“市、镇、村”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在文明创建过程中,什邡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服务。“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公益电影放映、送文艺下乡,完善社区公益性文化、健身器械等设施160处(套),经常开展具有社区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什邡市以“三堂一厅一互动”(即“什邡发展讲坛”“什邡道德大讲堂”“什邡百姓大讲堂”“文明议事厅”“城乡文化互动”)为活动平台,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城市宣传活动,提高了市民素质和市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
        什邡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城市发展而言,文化特色和文化实力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追求目标;对管理部门而言,文化意味着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老百姓的基本文化权益,逐渐成为文化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对群众而言,文化不再是奢侈品,也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文化俨然成为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正在悄然改变着老百姓的生活。

当前:A4(2017年03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