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编剧的“集体自救”
近年来,中国影视行业规模呈爆发式扩张,有些粗制滥造的作品凭借炒作话题、明星等商业元素,虽获得了一时的关注和经济利益,却消耗了观众对影视行业品质的信心。作为“一剧之本”的创作群体——编剧更是频遭诟病。作为圈中人的编剧们也一边抵制抄袭,一边纷纷发起“自救”。
现状
超四成剧集“死”于剧本质量低下
过去,与经济收益直接挂钩的署名权,往往是编剧与制作方发生矛盾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人们对版权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IP改编“霸屏”,剧情脱离生活,台词“雷”倒众生,甚至出现观众“边追边骂”的奇特景象。
据圈内人估计,全国目前有几十万人在写剧本,但真正有口碑、质量有保障的“金牌编剧”不过20人。全国一年生产的电视剧剧本超过1万集,但超过四成电视剧因无买家而“死”掉,另外四成低价卖出,利润很少,只有两成甚至更少才是赚钱的。而那些亏钱的影视剧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剧本质量低下。
疑问
优秀的青年编剧都去哪儿了?
当下,虽然影视、戏剧市场看似十分热闹,但仍摆脱不了“编剧荒”“剧本荒”的窘境。编剧原创力的滑坡,已成为制约整个编剧行业甚至文化娱乐产业发展繁荣的瓶颈。我们不禁要问,优秀的青年编剧去哪儿了?
实际上,在整个文化娱乐行业都陷入剧烈变革的时代里,编剧界无论“大咖”还是新人,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方面,“老编剧”们阅历丰富,习惯采取闭门造车的作坊式生产进行创作,对流行的影视创作新趋势和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存在一定的隔膜;另一方面,青年编剧更熟悉热点潮流,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但却缺乏生活的历练和思想的积淀。
这种结构性的矛盾造成了一个现象:人们在各类赛事中看到一个有些名气的编剧同时包揽了几部戏的创作,一些国有院团几年、甚至十几年主要上演一、两个剧作家写的戏,而青年编剧都很缺乏锻炼的平台。这样的运作,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如何建立青年编剧的培养与成长机制,已成为业内外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
不仅如此,传统的编剧教学和体制也引起了人们的反思。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100多家高等院校开设了戏剧专业,每年毕业的编剧专业本科生、硕士生人数众多,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在毕业时就转行了。还有一部分人是业余兼职从事宣传策划,或者写晚会串词一类的工作。一方面,编剧人才奇缺,一方面,专业人才又大量流失,着实可惜。
展望
“我们的努力开始开花结果了”
2017年的这个春天,广州的青年编剧忙坏了,当然,他们也乐在其中。随着各类编剧培训班的纷纷开课,一扇扇窗口在他们面前被陆续打开了。
在连续举办三届广东省高级戏剧编导培训班后,广东省艺术研究所的“舞台艺术编剧人才培训班”也在本月启动。而参与此次培训班的学员们一致认为,编剧行业要进行“自救”,就不能再像热锅上的蚂蚁,必须戒除焦虑、浮躁,唯有切切实实地拥抱生活,认真思考,在现实中发现创作灵感,才是剧本创作的正道。同时,在保障艺术水准的基础上,如何让编剧工作从小作坊式的劳动过渡成现代团队协作,也成为热议的话题之一。
在一众名家的护航下,广东目前已经有了一支崭露头角的青年编剧队伍,他们的作品逐渐登上了舞台。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自2012年启动“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以来,先后孵化排演了粤剧《歇马秀才》《如姬与信陵君》《鹅潭映月》等多个剧目。“近几年,广东戏剧舞台界的编导主力军都来自本土,这说明,我们的努力开始开花结果了。”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梅晓说。 周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