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专访四川省芦山县“老干部谈重建话感恩”宣讲活动组长杨水源
本报记者 贺贵成
人物名片:
杨水源,1941年7月生,男,汉族,大专学历。原任雅安地委书记、人大主任。现任雅安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曾被国家民委授予“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荣获国家绿化委员会“全国植树造林模范”、连续三年被全国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评为“先进个人”。
“说感恩话,做感恩事,当感恩人”
记者:请问这次宣讲活动有些什么特点?
杨水源:这次搞“老干部谈重建话感恩”宣讲活动中,一年多的时间,我深入到村镇、社区,有时住到乡镇和村上,在宣讲中调研,在调研中宣讲,自身也受到了教育,说感恩话,做感恩事,当感恩人。退休后永远不能变,也不应该变的,自己是一名“共产党人”。
这次宣讲活动有四个特点:第一,这次宣讲活动是县委进行了大量的感恩教育已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的延续和深入。这次我们所到之处,所见所闻,都感到芦山县委在抓灾后重建的同时狠抓感恩教育深得干部群众好评。第二,要求每个宣讲成员不以教育者、老同志自居,不“居高临下”,而是每个宣讲教育者把宣讲活动当作一次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的好机会,在学习中宣讲,在宣讲中学习,带头说感恩话,带头做感恩事,带头做感恩人。第三,宣讲采取多种形式,不拘于一种模式。我们有大会宣讲,也有小会座谈,有到村入户的“拉家常”,也有院坝、路边的个别摆谈,有明察,也有暗访。没有统一宣讲的稿子,每次宣讲都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联系实际即席发言,形成生动、活泼、和谐的互动局面。第四,做到宣讲全覆盖,重点在农村。宣讲组到了所有的乡镇、村,与所有乡镇、村的领导,部分退休老同志和群众代表进行了座谈。群众说我们已经不是“走基层”,而是在“住基层”,这次下来不是“一日游”,而是住下干。
“十天一小变、百天一大变、天天都在变”
记者:那么您对这次宣讲活动有什么感受?
杨水源:第一方面:芦山城乡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芦山新城已初具规模,到处都是建设工地。群众讲:“芦山县城十天一小变、百天一大变、天天都在变。”我们所见到的实际情况确实如此。芦山农村新房随处可见,灾民住进新房喜笑颜开。芦山县过去是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滞后,灾后重建极大地加快了芦山的发展进程。不少同志给我们谈到,芦山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设施建设,城乡居民住房的改善,县、乡、村办公条件的改善至少提前了30年,有的还说提前了50年。 (紧转B2版)
(紧接B1版)第二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芦山三年的灾后重建取得重大成就的实践证明: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灾后重建,“以地方为主”的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实际情况,深得干部群众拥护和支持的好模式。这个模式明确了地方各级的主体责任,极大地调动了各方各级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体现了地方各级的担当精神,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热情,“聚居点”重建从“自建委”到“自管委”,体现了群众的广泛参与,是灾后重建的一大创新。
第三方面:这次宣讲活动我们耳闻目睹了县、乡、村组各级干部和县级各部门干部的奉献精神,有的顾不上家中老小,成天奔忙在工作岗位上,大家都“五加二、白加黑”超负荷工作;有的累垮了身体,拖延了疾病的治疗时间。我们这次见到的,听到的灾区的各级干部形象就是三个字:“忙、累、苦”。
“‘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记者:看来您深入基层搞“老干部谈重建话感恩”宣讲活动感受颇多,那么您有哪些宝贵的建议?
杨水源:第一点,把感恩教育长期坚持下去。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认识。“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芦山县委、县政府在灾后重建中对干部群众不断地开展感恩教育,广泛地开展各种感恩活动的实践证明:感恩教育是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抓手,因此要把感恩教育长期坚持下去。
第二点,急需加强灾后重建新村聚居点的管理。 国家对灾后重建新村聚居点投入了大量资金,群众也倾其所有投入房屋重建,聚居点档次和规模都大大超过了震前的老房子。聚居点管理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自管委”班子的强弱。要发挥典型引路,宣传好的“自管委”,宣传管得好的聚居点,形成你追我赶的好局面。
第三点,加强地震灾区扶贫攻坚,实现灾区脱贫与国家、全省同步。芦山县能否和全国、全省同步完成脱贫不仅有共同的、普遍的脱贫意义,更具有特殊的、政治的“灾区也能脱贫”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