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县办好村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助推脱贫攻坚
本报讯(黄丽)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四川省兴文县积极探索扶贫扶志新手段,针对贫困群众、失独家庭、留守儿童等群体的心理状况,探索打造心理关爱帮扶新载体,在麒麟苗族乡德应村建立了省内首家贫困村心理健康辅导站,有效帮助村民疏导不良心理,转变思想观念,解决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建好阵地强保障。辅导站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占地80余平方米,含个体心理辅导室和小团体心理辅导室两大场所,分别接受个体的面对面咨询辅导和同质小团体针对性心理辅导。辅导站环境温馨,配置了必要的辅导器具,聘请了4名来自县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具有国家认可资质的心理辅导教师担任指导员,确保帮扶对象受到正规的心理健康辅导。
定好制度促规范。《德应村村民心灵氧吧管理制度》《德应村心理团体辅导室管理制度》明确了工作人员职责、辅导活动纪律、定期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安排等,确保心理咨询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切实帮助村民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正确处理与人交往、情绪控制、正确面对挫折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对不良情绪进行干预和疏导。前来接受心理健康辅导的人员普遍反映:心理健康辅导站办法多、效果好,是村民的“心灵氧吧”。
选好模式保实效。心理健康辅导站采用个别+团体辅导的形式,每周二下午接受个体面对面咨询辅导,每季度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村民还可以根据需要直接打电话预约老师进行心理咨询。对不同村民的疏导方式也因人而异,对重难点心理健康帮扶实行跟踪责任制,对有可能发生影响村民心理健康的群体事件实行预研预判及时干预。此外,还定期开展调查测验,掌握全村村民心理健康状况,为村民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造好氛围助推广。到目前,心理健康辅导站已开展各类咨询服务30余次,通过教授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特别是传授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使村民逐步树立起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了一些自己就能用的方法。一些贫困群众以前对劳动致富所持有的“等靠要”思想和个别极端情绪得到及时疏导和缓解,部分留守儿童和妇女的消极心态得到改善,心理健康辅导站为贫困村的和谐稳定发展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氛围,助力德应村实现了市级文明村和市级四好村的双创成功。目前,兴文县根据德应村心理健康辅导站的成功经验,开始在全县范围普遍推广村级心理辅导站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