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扫 扫出文明
清明节是中国人民祭祀先祖、先烈和扫墓的日子,也是为了寄托哀思,表达对逝者的敬仰,让心灵得到感恩、宽慰、净化。
然而,长久以来,烧纸钱、纸制品等一些祭扫的习俗盛行。在提倡环保的今天,我们更应深思如何进行文明祭扫,应以文明、环保、励志的方式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倡议
让文明祭扫流行起来
“清明寒食好,春来百花开”。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在这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为树立文明新风,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努力营造“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绿色清明”的良好氛围,过一个健康、文明、绿色、低碳的清明节。
开展移风易俗,文明俭朴过节。积极参与为革命先烈扫墓活动,通过敬献花篮花圈、植树披绿、追忆烈士事迹等形式缅怀先烈,弘扬烈士精神,把对革命先烈的感念和对亲人的思念,化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和奉献社会、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和弘扬厚养薄葬的时代理念,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抵制庸俗、愚昧的祭扫陋习和封建迷信活动,使清明节祭扫逐步由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的精神文化传承上来。
践行低碳理念,绿色环保过节。科学合理安排祭祀时间和路线,避免集中祭扫,尽量采用错峰祭扫和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转变烧纸钱、焚祭品等不文明祭扫行为,通过低碳、环保的现代追思方式方法寄托哀思,使清明节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低碳节日。
强化安全意识,平安和谐过节。听从公安、交通、森林防火、墓区管理等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引导,自觉遵守治安管理、墓区管理和有关防火规定,主动维护祭祀场所公共秩序,保持清洁卫生的生态环境和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不在山头、林区、景区烧香焚纸、燃放鞭炮。在缅怀和追思先人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增强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意识,共度平安和谐的清明节。
建议
文明祭扫可以这样做
清明节,群众在祭扫时所焚烧的花圈、香蜡、纸钱等极易引起火灾,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此外,过去摆放大量食品祭奠的方式,粮食浪费惊人。因此,现在不少群众都选择了低碳环保的文明祭扫方式来祭奠先人。下面我们就看一下文明祭扫都有哪些方法吧。
音乐祭祀。在殡仪场馆设置有歌曲和配乐诗,通过为逝者点播生前喜爱的乐曲、歌曲、诗歌等,倾诉哀思。
社区公祭。在指定礼堂,大家把鲜花摆放在已故亲人的遗像旁,伴着舒缓的音乐,由专人念祭文集体悼念。
鲜花祭祀。为已逝故人献束鲜花、鞠躬敬礼,追忆哀思。
植树祭祀。通过植树寄托哀思,既祭奠亲人又保护环境。
签名祭祀。在祭祀条幅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以及真情寄语。
网上祭祀。人们通过登录祭祀网站为逝去的亲人建立一个祭祀馆,然后通过网络进行追悼。
放飞祭祀。将自己要表达的思念之情写在小卡片上,用气球带上天空,表达对已逝亲人的缅怀之情。
往生回忆。将已故亲人生前留存的影像资料,编辑制作成多媒体进行播放,重温已故亲人的成就。
文化祭祀。通过写文章或设立寄思专栏来表达缅怀、追思之情。
公墓祭祀。到墓园通过鲜花、音乐等方式拜祭革命先烈,表达哀思。
庭院祭祀。以小区、居民楼为单位,居民集体公祭。
心语祭祀。通过笔祭、烛光祭祀等形式,表达对逝者的思念。
意义
在慎终追远中升华文明
每年的清明节期间,都是人群密集活动的时候。对相关部门来说,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清明节群众扫墓活动平稳有序,不发生火灾、重大交通事故、爆炸和因拥挤伤亡等公共安全事件和重特大事故,只是最低要求,而提倡文明祭扫,提高公民文明意识,在当前创建文明城市的大背景下,更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就是要慎重对待长辈的丧事,追远就是要追忆去世的祖先,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祭祀先祖故人的真正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习俗在回归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其中一些内容,又确实和现代文明不相适应,甚至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例如,每逢祭扫时节,极易发生因烧纸、焚香、燃放鞭炮引起的火灾事故;而在大力治理大气污染的当下,尘灰泛起、烟色蒸腾,就更让人有种破坏生态环境的感觉。
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先祖,的确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但在沿袭传统的同时,已经跨入现代城市文明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认真考虑一下移风易俗的必要性,以低碳祭祀、绿色祭祀的观念替代沿袭自农业社会的一些陋习,让传统与现代在文明交汇中更好地传承扬弃。
《历书》上说:“清明”,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因而,真正传统的清明节包含禁火、祭祖、扫墓、踏青、植树等风俗。上下五千年,文明寄托哀思乃至祭祀先祖,在内容、仪规上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总是在顺应着时代变迁而有所调整。因此,在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快速过渡的今天,我们的祭祀观念确实应该与时俱进,要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结合起来,这样才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
选择什么样的方式祭扫,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风尚。一束鲜花、几许默哀,一个鞠躬、良久静思,过程简洁却不简单,心香一缕而情感饱满,如此表达生者对逝者的追忆与祭奠,远比那些嘈杂而轻慢的祭祀有意义。现在越来越多群众选择用鲜花代替纸钱、网上祭扫等文明方式祭扫,让清明节这一古老民俗节日有了更为丰富和文明的内涵,也更符合清明节追思先人、传递亲情的本义。
(据中国文明网、《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