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而出的“90后”文学
当“80后”文学尚在被学界考察和热议的时候,如今“90后”文学已开始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今年,“90后”作家群开始进入多家知名文学杂志的关注视野,其中谈衍良、吴彦哲、文西、冷含莹等“90后”作者,引起颇大的关注。
越来越多期刊关注跟进“90后”作家群
江山代有才人出。近年来,“90后”作家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开始频繁亮相于各种文学平台,呈现出当代青少年不一样的文学世界。《作品》杂志可以说是“90后”作家群一位非常重要的“伯乐”。广东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作品》杂志社社长杨克表示,《作品》杂志2011年从自然来稿中发现了一些“90后”的来稿,他们的写作有“70后”“80后”没有的特质,编辑敏锐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如今,越来越多的期刊开始关注跟进“90后”作家群。由于《作品》在该话题上的首发优势,也使得许多报刊和出版社将该选题的合作和筛选交由《作品》来施行。据了解,《作品》还与《文艺报》合作,利用《作品》杂志在“90后”中的影响和作者资源,开办专栏“新天90后”。
他们的文学面貌比前辈作家更为丰富
面对“90后”作家群的蓄势待发,星光初现,一些优秀的“90后”文学新锐的写作特色彰显,尤其他们成长于全球化时代、互联网时代,其思维逻辑与价值取向明显带有时代的烙印。作家刘汀最近就曾撰文指出:“‘90后’作家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豆瓣或各种APP、公号等网络新媒体初步建立自己的文学标志。”由于文学的生长方式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也决定了他们作品中“新的时代性”,即有论者已经指出的“轻叙事”,新媒体叙事,也就是他们的作品在起源上是为屏幕阅读而不是纸质阅读而作。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文学评论家施战军也曾经谈到,“90后”作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种稚嫩。他们看的书比较庞杂,阅读的手段和资源呈现多元特点。他们比“70后”“80后”少了些偏激,看问题比较中正客观。因此,施战军表示对他们的文学未来有信心。
杨克则更加毫不掩饰对“90后”作家的欣赏。他表示,“90后”作家大都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近半数作者更是有硕士甚至博士教育背景,他们来自物理、金融、国际关系、市场营销、临床医学甚至性学及垃圾处理学等各个行业。他们视野开阔,在国际化的视野和经典的标尺下思考与写作。
作为一股文学新力量,“90后”作者的写作难免存在一定的问题,此间也受到一些批评和争议。比如有评论家曾说过“当下的‘90后’作家和纯文学没有多少关系”,又如刘汀则批评他们“文学基本功的薄弱”“从本质上失去了前辈作家所依赖的那种现实感”,等等。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毕竟,“90后”作家正在成长,他们的写作代表着未来文坛的新面貌。杨克亦将“90后”写作视为“一种生长中的文学现象”。在他看来,“90后”的写作不太像前面几代作家,把所有的问题归结为社会性问题,他们对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中的社会性原因尽管也有关注,但更多是关注人的命运的个人性原因以及其它奇特的原因。
据了解,“90后”作家也逐渐引起出版界的关注。去年底,上海世纪文睿推出了《我们的十种可能》《对生活过敏》《妄想代理空间站》等短篇小说集,集合了张晓晗、另维、国生、三三、徐畅等众多受读者欢迎的“90后”青年写作者,充分展现“90后”作家别具一格的文学实力。 魏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