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秦皇岛市海港区社区少先队工作的研究
吕梦
作为学校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补充,社区少先队工作是少年儿童参与社会实践和素质拓展的重要平台。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少工委在团区委的领导下,以“小虎子”活动为总抓手,以少先队根本任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少儿特点、贴近社区实际、顺应社会形势、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创新组织模式,构建起社区少先队工作的品牌化发展格局。
“小虎子”活动得名于《中国少年报》连载漫画。1979年,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路办事处针对辖区双职工家庭多,假期孩子无人照看的情况,成立了全市第一支名为“小虎子队”的少儿社团组织,家长们把队员亲切地称为“小虎子”。
30多年来,经过海港区几代少工委工作者的努力完善,“小虎子”活动已由最初单纯的安全托管发展为今天的包括道德实践、文体实践、劳动实践、法律实践、国防实践等多方面的教育实践活动。除了采取经常性与集中性相结合的形式,在寒暑假集中开展活动外,如今“小虎子”活动也从寒暑假期延伸到了日常,在每周五课外时段开设舞蹈、绘画、诵读、羽毛球、象棋等多类别实践活动,使时间安排常态化。在设计内容上,活动也紧跟党政中心工作,结合少先队工作重点,创新开展了“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微作品征集大赛、“我眼中的美丽家乡”贺卡设计制作大赛、“寻找绿色卫生小达人”小虎子综合素质比拼、“学榜样,扬美德”小虎子演讲比赛等不同类型的专题实践活动。活动形式更是立足社区工作实际,根据社区环境、居民经济状况、队员平均年龄等情况,以“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形式创新开展红色故事会、社区模拟法庭、学做小交警、快乐军训、走进清华科普行、走进承德革命老区红色之旅等形式各样、寓教于乐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小虎子”活动的教育作用。
除此之外,为使团建带队建工作得到落实,少先队工作及“小虎子”活动得到了街道团委、社区团支部的高度重视,实现了社区少先队活动回归家庭、回归学校、回归社会的“三回归”局面。仅2016年暑假,海港区10个街道80个社区开展各类“小虎子”活动520余场,平均每周都有近70场“小虎子”活动在各街道、社区开展,参与活动的少先队员近4万人次。
当然,在成绩的基础上,我认为团区委、区少工委还应继续在整合资源上下功夫,可利用社区良好的地域优势,挖掘潜在的资源开展活动,使活动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覆盖到农村及每个家庭,以此让“小虎子”活动以其独特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作者单位:共青团秦皇岛市海港区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