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盘门追思伍子胥
王敦贤(四川)
       到江苏苏州的当天下午,匆匆去了虎丘,去了张继诗中的寒山寺以及“夜半钟声”里所到“客船”的停泊处——枫桥,去了盘门。在这几个地方,我停留得最久的是盘门。
   盘门,位于苏州古城西南隅,始建于春秋吴王阖闾元年,由军事家伍子胥督造。这真算得上是一个奇迹。厚重、巍峨的城门横跨在运河之上,运河从城门穿过,城门上设有由守城军士制动的船闸,水路陆路皆可御敌,无怪叫作水陆城门了。以现在的眼光看,这种设计当然算不上什么,但那是在 2500多年前啊,能建成这样的城门,已经算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应该得科技进步奖了。
  眼前的盘门当然已不是春秋吴国的原物,这重建的盘门除了向游人展示姑苏值得骄傲的古迹外,显然还含有纪念伍子胥的意思,盘门下不是还建有伍相祠么?伍相国作古已久,到了盘门,忆起一些史实,倒令我对他老人家生出了许多感慨。可叹伍子胥,从楚国逃出来,历经宋郑等国,在昭关难以过关,一夜之间须发急白,好不容易来到吴国,投奔阖闾后,实心实意并拿出了实际行动,帮助阖闾,剌杀吴王僚,为其夺取了王位,整军经武,使吴国一天天强盛起来。这样大的功劳,仍难免被吴王夫差始是疏远、冷淡,继而赐剑令其自杀——只因为给夫差提了意见,而且是经后来的实践所证明是正确的意见啊。伍员哪伍子胥,其实也怪你自己,不正因为你的亲生老子对楚王说真话被楚王杀死,你才逃到吴国来的么?为什么就不汲取教训,又给国王提他不爱听的意见呢?即使提意见,你也要婉转些呀。但想必伍子胥是宁死也不屑这样做的吧。
       暮色四合,城楼上的游人早已散去,我缓缓地步下城楼,城门上的“吴”字旗在晚风中“哧哧”作响。
当前:B4(2017年04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