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泥
郭雪强(河北)
在春天,人们纷纷赶着去赏花、踏青、挖野菜,享受春风里芳香的味道,或者春日那轻柔的抚摸,或者春雨里沁人心脾的诗意。自从三月过后,天空高远,白云朵朵,春天渐入佳境,五彩缤纷起来,眼花缭乱起来,也许,你并不会感觉到春泥的存在。
这都是因为春泥太低调了。小草已经很普通,很低调,春泥却还要躲在小草的下面,深埋着自己。“见说谪仙曾到此,东风千树锁雕墙。游人偏向花间酹,雨湿春泥喷酒香。 ”这是宋代周弼的《溧阳桃花》,说的是春泥,赞的却是桃花。可是仔细想想,春天的美景大都离不开春泥的滋养呀,没有春泥,桃花何以开放?没有春泥,麦苗何以葱绿?没有春泥,雨水终将落向哪里?
你也许不知道,春意渐浓也是从春泥开始的。土地松软了,田野才开始泛绿。民间谚语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春播开始的时候,一定是春泥苏醒的时候。很难想象,如果春泥固执地沉睡下去,对所有种子、根系的祈求置之不理,春天的脚步还能迈得动吗?春天还会有春天的样子吗?
春泥默默付出了它的全部,也接受来自它之上的所有落红、雨滴、残叶,乃至踩踏和遗忘。对于春泥来说,奉献是存在的最好理由,它相信时光是最好的记录者。唐代窦巩的七言绝句《襄阳寒食寄宇文籍》你可能并不熟悉,不妨听来:“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诗人写出了春天的可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暗藏其中,春泥又心甘情愿地被“践踏”了一次,可这“踏花归去马蹄香”意境的营造,春泥自当功不可没。
还是古人懂得春泥,翻阅古诗词,总能与之相遇。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我们曾在语文课本里学过,其中有一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而宋代晁公溯的《郊外》首句便是“草尽春泥绿,花乘晚照明。”景中寄情是很多古诗的主要特点,浓郁的春意里,自然之美给人强烈的感受,春泥作为景色之一,或者陪衬之一,不经意间承载了春色的细腻和新鲜。
在春意盎然中,你抬头看天,俯首闻花香,可是别忘了脚下的泥土,它那沉默、奉献之美。在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绿意已然将泥土覆盖,可是别忘了脚下的泥土,它那浑厚、博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