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小善以成大德
读长篇报告文学《善清玉行》
马忠(广东)
       香港晶苑集团创办人罗乐风伉俪在致力推动纺织及制衣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热心教育、社会公益及慈善事业,以太太罗蔡玉清名义成立的“玉清慈善基金”,在香港及内地帮助困难社群。雷春据此创作的《善清玉行》,试图为罗乐风伉俪热心慈善二十年做个实录和见证。
       我们说,真实性和文学性,是报告文学的双重属性。以这个准则来衡量《善清玉行》这部长篇报告文学,可说是具备的。
       从整部作品来看,作者以散文化的语言,小说的创作格局,融汇诗歌、通讯报道等手法,甚至笔记、书信、心得体会、公文、语录和告白等文体形式,都被作者请进了作品中,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大文化观,将各类文本形式公平地赋予文学同等的地位而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这种多文本的对话,确实为作品的生成增色不少。作者对多种文体驾轻就熟,使他的报告文学具有显著的个人风格。
  除此之外,该作品从细节着眼,从平凡的事迹写起,把罗乐风伉俪身上那种“改变自己,改变企业,改变世界”的大我意识,以及“希望用自己创造的财富,为社会多做一点事情,为人们增加一些幸福指数”的人生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又尽量避免了“高大全”式的描写,全书以人物的真实和平凡打动读者。作品也因而呈现出深度和厚度,既可读、可信、可亲,又令人感怀、引人深思。
  我读这部书,始终处在感动之中。这固然是由于罗乐风伉俪事迹太过感人,也和作者在叙事中运用夹叙夹议的抒情笔法有关。看得出,从采访到进入创作,作者的心态始终是处在一种激情涌动的状态之中,难免会在书写中“感情用事”。于是,按时间顺序对罗乐风伉俪的真实描绘和深度挖掘,在夹叙夹议之中散发着不能自控的抒情性,即构成了本书最大特色。而作者在这几个方面自觉努力,却也有效地增进了这部长篇报告文学内涵的深厚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小善无以成大德。读完长篇报告文学《善清玉行》,我感觉四周的气息都似乎发生了微妙变化。这可能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吧。
当前:B3(2017年05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