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己就是讲好中国故事”
记在新西兰教授汉语的中国青年
       每周二,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鲁春晓都要在清晨7时30分前赶到市政府,她的学生贾斯汀·莱斯特是这座城市的市长。在城市另一端,每天清晨,塞缪尔·马斯丹女校汉语教学志愿者田培园也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不管身为教师还是志愿者,她们都在尝试通过汉语讲述心中的中国故事;而在学生们眼中,她们就是身边的中国故事。
       “量身”定制汉语教材
  鲁春晓,29岁,大连人,先前在大连理工大学任教,2015年11月受厦门大学孔子学院南方基地委派来到惠灵顿。在国内,鲁春晓教的多是中高级汉语课程。而来到新西兰,学生们大多刚接触汉语。为了让学生有兴趣深入学习,鲁春晓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教材,用她的话来说,这是一种“教学服务”。
  贾斯汀·莱斯特是鲁春晓教的第二位惠灵顿市长。一开始,鲁春晓根据贾斯汀·莱斯特平时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商务接待场景设计教材,让其通过名字、职衔来练习汉语发音。鲁春晓和贾斯汀·莱斯特共同制作汉语名片,然后模拟实际场景互作自我介绍。通过最初阶段的学习,贾斯汀·莱斯特对汉语的期待更高,不满足于简单应用,开始着手为汉语等级考试做准备。
  给市长上完课,鲁春晓还要赶到市郊的新西兰警察局,为那里的警官学生上课。警用语言要翻译成汉语,特别是如何把新西兰的警衔与汉语一一对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现成教材可以用。鲁春晓告诉笔者,一小时的课程,往往要花费几天的时间来备课。不过,警官们学习热情很高,还会经常发邮件提问题。
  鲁春晓在惠灵顿的生活很充实,除了市长和警察,她还为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最近,新西兰就业部又找到孔院,请鲁春晓为工作人员教授汉语。
       “走心”设计教学方法
  来自宁夏银川的田培园今年24岁,她的授课对象是中小学生。她给6年级以下学生上汉语课,还为7到13年级的学生做助教。田培园是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今年1月来到新西兰成为一名孔院汉语教学志愿者。
  为了让小朋友们对汉语课程感兴趣,田培园下了不少功夫。对3年级以下的学生,田培园教他们唱儿歌,通过老鹰抓小鸡、丢手绢等小游戏帮他们接触、学习汉语。小朋友好动活泼,田培园会带着孩子们做“数字功夫操”,还和他们一起用橡皮泥捏汉字,让小朋友们在玩耍中感受中国汉字文化。而对4到6年级学生,田培园会带领大家一起打太极拳,学生们都学得有模有样。
  她告诉笔者,她还准备带小朋友一起学习讨论关于动物的话题,利用网络趣图教他们简单汉字。她说,学生每节课的状态都不一样,上课时要密切关注,适时调节课堂气氛,所以备课时要充分考虑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上个月,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为新西兰3所孔院147名汉语教学志愿者组织了岗中培训。田培园告诉笔者,培训最大的收获是提高了跨文化意识,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应尊重当地文化、主动融入和适应当地环境。
       “融入”故事天天发生
  融入,发生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
  鲁春晓的女儿3岁,在惠灵顿一所幼儿园就读。有小朋友过生日时,幼儿园会组织庆祝活动。女儿生日那天,鲁春晓让她穿着一身旗袍去幼儿园,还跟其他小朋友的家长讲旗袍的来历。妈妈是汉语教师,鲁春晓的女儿也“女承母业”,因纳闷其他小朋友不像自己一样认识汉字,于是也开始教同学学汉字。
  刚来惠灵顿,鲁春晓对不少当地人用筷子感到惊讶。当地人告诉她,新西兰文化多元,不少人用筷子的时间可能比她的年纪还长。不过,鲁春晓会告诉他们,中日韩3国的筷子在材质和形状上有所不同,搞清楚这些细节能了解不同的文化元素。再比如,和当地人聊起茶叶,鲁春晓会帮他们区分不同国家对茶的理解,让他们去中国时也能带回一些自己心仪的中国茶。
  根据汉语教学志愿者项目的设计,田培园和她的志愿者小伙伴们住在当地人家中。平时,田培园会和自己的新西兰“家人”一起聊聊中国的生活和习俗。前段时间中国“两会”期间,他们还饶有兴趣地讨论中新两国退休制度的差异。
  在与中国有万里之遥的新西兰,在类似鲁春晓、田培园这样的中国年轻人生活中,平凡的中国故事每天都在发生。鲁春晓告诉笔者,讲述中国故事,就是讲述自己的生活,就是讲述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有些时候,不需要讲古老的传说,不需要讲过于‘高大上’的道理,做好自己就是讲好中国故事。”鲁春晓说。 (新华社 宿亮)
当前:B4(2017年05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