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业余时间听讲座已经成为一批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中央民族大学2017届的毕业生贠程子,在过去一年里已经听了近两百场讲座,走遍十几所高校。他说讲座最吸引自己的是与纸面阅读、电子阅读不同的鲜活氛围,它“直接面对着人”,更加鲜活,更加直接。
随着“开门办学、不立门槛”的新式办学理念的推进,高校不断释放公共教育资源,以打造精品讲座为契机,收获了一大批“校外粉丝”,他们当中有金融工作者、公务员,也有在研究机构工作的研究员和退休教师。大众“乐意来蹭”、高校“欢迎来蹭”,象牙塔已成聚学坛。
是什么吸引了大家
资源的丰富性是其一。走进校园,北京大学有“才斋讲堂”,清华大学有“新人文讲座”,还有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明德讲堂”、北京师范大学的“励耘学术讲堂”……海量讲座背后,是高校形成传统、打造名片的独特文化生态圈。公众大可依据兴趣,不拘专业地选其所爱。对很多受访者来说,讲座都成了最好的互补型知识平台。一位IT工程师说:“我父母都是公务员,所以我一直很关注干部体制建设问题,而且这是事关国计的大事”。“跨专业听众”在讲座听众人数中的比例绝非少数。
资源的稀缺性是其二。高校讲座同公共图书馆和各类书店举办的讲座相比,开辟出更多学理性问题的讨论空间。更不必说,高校讲座上时有漂洋过海的海外名师和本土“学术大牛”同台论道。
资源的普及性是其三。《行政级别才是理解城市发展的钥匙》《创新经济论坛:模仿、创新与知识产权》……探讨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深度解读国家政策,已成高校讲座的新风潮。而大家之所以喜欢听人文社科类讲座,“听得懂”也“有所获”是重要原因。
新媒体是助推器
“北大清华讲座”是北京地区专门收录和更新高校讲座信息的微博账号,勾勒出了一条“新知识时代”的成长轨迹。“2010年玩微博时,我把贴在布告栏上的讲座信息发到微博上,没想到逐渐关注的人多了起来,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情……最近几年微信公众号发达了,各院系都有自己的发布渠道,之前是没有这么便利的,以前各院系也没有这个意识和意愿公开给社会上更大的人群。这可能是我们这么多年推动的功劳。”在“北大清华讲座”创始人张超口中,讲座信息平台从建立到壮大都受惠于网络信息时代的红利。
而高校讲座受热捧,除了讲座内容及其周边资源本身的吸引力,难舍“第三方”之功。张超说,“一开始我靠骑自行车到各个院系布告栏去摘抄信息,做到第三年,关注度高了,就有很多主办方专门给我们报送信息,希望我们帮助发布,现在绝大部分的主办方都和我们建立了联系。”
注重共享和交互,本是讲座举办的应有之义,而互联网更把这一精神发挥到极致。现在除了借助专门的信息平台,朋友分享的链接、群里分享的消息,也是听众们获取讲座资讯的重要渠道,在“新知识时代”里,讲座与豆瓣小组、微信读书群、微博社区、“知乎”一样,构成一个个“趣缘部落”,搭配出精致且符合个人口味的知识餐,在那里 “干货”被更广泛地分享、交互成倍地在增加。
“蹭讲座”别凑热闹
作为高校智库的重要成果,许多校园讲座一直穿行在服务社会、保持学术中立两种理念之间,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以来,各高校发挥领域专长,奉献出许多有价值的讨论和研究成果。但值得警惕的是,在讲座中也出现了部分“智库”未经充分研究就匆匆“上马”的现象,一些高校讲座更是形式大于内容、态度大于方法。
事实上,讲座好不好,听的人和讲的人一样重要。相比于课程学习,讲座属于“轻量知识”。许多校外人士听讲座流于“赶场”“刷脸”,从不看门道,只是听热闹。要让高校“开明融通”的讲座文化真正落地,还需要做好知识的消化,使“蹭讲座”不只是“蹭蹭而已”。
杨梦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