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抒写钢铁时代
中国水电七局夹江水工机械有限公司金属结构制造分厂喜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李俊敏 陈果

员工合影

生产车间大干场景

施工现场

        五月的天气,温柔而明媚,既没有刚入春时的料峭寒意,也没有盛夏时的炎炎浮躁。这样的天气,对于辛勤劳动者来说是莫大的恩赐。乘着这大好时光,笔者走进了国家机械工业重点基地——中国水电七局夹江水工厂。
        在青山绿水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脸上散发着自信与朝气,身上流露出坚毅与稳重。闲暇时他们谈笑风生欢歌笑语,工作时他们操作娴熟配合默契;历年来,他们默默付出,为中国长江、黄河、雅砻江、金沙江等流域制造了诸多典型产品……他们是夹江水工金属结构制造分厂的一线制造者,他们是团结合作、勇于拼搏的和谐团队,他们更是“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在这里,小到每个员工,大至整个班组,大家时刻都在认真践行着自己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忠诚和使命。
        高空航行的“老司机”
        20米的高空中,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时刻紧盯着地面上挥舞的双手和在空中移动的重物,敏捷的手熟练地按下各个方向吊装的启动按钮——凡经过范涛起吊的重物,都能稳稳地落到她需要的目标位置。
        范涛,号称夹江水工厂的“空姐”,从20岁参加工作开始,就一直从事天车操作工作,至今,已是拥有16年驾龄的“老司机”了。
        初次见到范涛,她如尼罗河落日般火红的秀发,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前也恐高,第一次上天车时,看着悬在空中的天车,心里特别紧张,双手就紧紧地抓着天车按钮,手心的汗都没干过。”回忆起第一次上天车的囧样,范涛还有些不好意思。
        正所谓熟能生巧,经过十六年的磨砺,在范涛手中起吊的重物已经成千上万,现在长宽十多米的重物,对于范涛来说简直就是小意思,轻轻松松地将它的起吊位置控制到一厘米范围内。
        在夹江水工厂生产车间里,操作天车的全都是心思细腻的女司机。“开天车时必须要胆大心细,时刻集中精力,在上面真的是要眼观四面耳听八方,不能有丝毫的恍惚。”说起工作,范涛的表情认真严肃。对于天车司机来说,夏天是痛苦的。笔者了解到,这群“空姐”为了避免中途上厕所,在天车上几乎都不摄入水分。20多米的高空中,上不沾天下不沾地,温度比地面还要高好几度,活脱脱的就像是个蒸笼。
        电焊 “大咖”王大姐
        不苟言笑的王大坤在镜头面前显得有些拘谨,但一投身到工作中就充满了激情。一顶安全帽、一具遮面罩、一双皮手套、一只电焊枪,这就是王大坤的日常写照。
        “刚参加工作时,在师父手底下干活,那可谓是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啊。”回忆起学徒时光,王大姐还心有余悸。“实习时,师傅就在一旁监督,一旦看到没有焊好的作品,一脚就给踢飞了,吓得我手不停地抖,滚烫的焊渣溅到手上,也没敢动一下。”笔者看到王大姐手臂上有着大大小小的疤痕。“刚接触电焊的那两年,为了锻炼臂力,师傅规定操作时不准坐、不准靠,每天必须蹲够八个小时,下班之后,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历练,电焊班才在拔河比赛时年年都拿第一名。”
        从事电焊工作,烧伤烫伤是家常便饭,因此一年四季他们都穿着与其他工人不同材质的工装。“这衣服防烫,可是太过厚实,感觉一点都不透气,一到夏天,身上没一处是干的,全被汗泡着。”同车间的工友每次看到王大姐,总会调侃说流汗可以减肥。每每这时王大姐总是苦笑着回应:“劲都减完了,还哪里有力气干活呀!”
        “以前焊过一个小箱子,长宽都是八十厘米,人站在里面,根本就没办法挪动,还要腾出作业空间把焊缝处理好。”工作21年来,经过王大姐电焊处理过的物件成千上万,大的有几十米的大块头,小的有不到一米的小箱子。如今的王大姐焊功精湛,实属夹江水工电焊界“大咖”,焊缝轻轻松松就能精确到毫米以内。
        即便技艺超群,但加拿大莫斯卡特水电站闸门这个大块头还是让王大姐头疼了好几天,“验收要求闸门外观摸起来要跟桌面一样平滑,但焊花一旦飞溅到成品上,就会烙下疤痕,必须经过反复打磨,这对焊工的技术要求特别严格。”
        作为老一辈焊工,王大姐有着她的担忧,因为她深知这一行作业环境的艰苦,夹江水工焊工团队现在整体年龄偏大,年轻人都不愿意来学这一行,作为这个团队的一员,她担心电焊技术在他们这一代人手中就此没落,无人传承。
        “马大哈”的蜕变
        在弧光闪烁、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内,笔者见到了刚从吊车上取下零件并正专注拼装机械的彭孟礼。
        彭孟礼从19岁就开始学习拼装机械,至今已是有着20年工龄的老锚工了。对于锚工来说,经常要搬着零件爬高踩低,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我们必须要跟开航车配合好,才能事半功倍,且不发生意外。”彭孟礼告诉笔者,这个团队从他参加工作开始就一直相互磨合,默契十足。
        工作时,彭孟礼对手下的人嘱咐最多的是安全。“必须要全神贯注,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陷阱’。”说起安全,彭孟礼满脸的认真。“10年前,自己是个‘马大哈’,安全意识不够强,有一次在拼装梁上一脚没踩稳,从四五米高的梁上掉下去了,在家里养了好几个月的伤。” 这一摔,把这个曾经的“马大哈”摔成了车间里的安全标兵。
        现在彭孟礼自己也带徒弟了,他想从学看图纸开始,通过言传身教的方法将自己的技能一项项地传给徒弟。
        他们,只是“夹江制造”钢铁团队的一个缩影;
        他们,就是这样一群平凡的工人,简单、认真;
        他们,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团队,团结、努力;
        他们,就是这样一支朴素的装备制造生力军,为水电七局“夹江制造”扬名中外不断地坚守着、前行着……

当前:A4(2017年05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