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西:打造文明创建“肥西模式”
晏维雯
       在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中,安徽省肥西县着力健全创建工作体制机制,着力破解创建难题,建立了“日暗访、周督查、旬观摩、月调度”的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注重惠民利民,打造了文明创建“肥西模式”。
       创新工作机制
       凝聚创建合力
  日暗访,推进“三单”落实。该县明确了70多个单位的创建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并对照工作任务清单进行全面摸排,梳理出312条具体问题清单。创城指挥部对照“三单”,对包联社区、创城工作组、创建职能单位工作推进情况坚持开展“日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跟踪督办,推动了创建各项任务落实。
  周督查,解决创建疑难。坚持实行创城工作进展情况“周报制”,由包联社区牵头单位、市容市貌等十个创城工作组对一周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取得成效进行汇总,并针对创城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逐一逐项会商研究,推进创城突出问题整改进度。
  旬观摩,推动“比学赶超”。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将文明创建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根据包联社区实际状况,确定每个县直单位包联若干个网格,联片共建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县委、县政府还组织开展了社区文明创建观摩活动,通过现场观摩和交流互相借鉴,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月调度,保持良好态势。建立了创城工作两级调度工作机制。自2016年以来,肥西县创城指挥部先后召开了农贸市场专题调度会、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工作调度会、创城指挥部扩大会议等会议20余次,听取工作汇报,全面部署创城工作;创城指挥部各工作组还根据创城指挥部的总体部署,坚持每月召开调度会议,抓好各专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聚焦创建短板
       促进城市创建
  巷道革命,着力解决创建“最后一公里”。位于肥西县上派镇中心城区的安全巷,是一个多条支巷交织而成的居民生活区。这里的房屋低矮破旧,巷道泥泞狭窄,垃圾遍地,污水横流。2016年年初,肥西县下大力气对安全巷进行综合整治:原先的砂石路被改造成平整的水泥路,私拉乱接的电线变得整齐划一,排水管网、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安全巷的变化,只是肥西县创城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肥西县已投入2亿元对城区66条背街小巷,200多个老旧小区、企业改制小区、安置小区等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和改造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四点”整治,着力城市秩序规范。该县强力推进城区废品回收点、洗车点、维修点、焊接点“四点”整治,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并投入近5亿元完成了城区主干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投入3000多万元,对城市20多条道路、公园绿化带实施改造提升;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了城区6个农贸市场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投入8000万元,规划建设了9处停车场,有效提升了城市品位和档次。
  核心价值观主题社区,着力提升人文素养。城区大部分小区是回迁小区,小区居民主要是失地农民。“小区改造建成后,如何提高这些居民的文明素质,让他们尽快适应和遵守城市文明规范”,一直是社区管理者关注的问题,自创城工作启动以来,该县坚持以文化人,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社区建设。2016年,肥西县围绕“家”“和”“善”等主题,打造了灯塔社区“家风家训”、古埂社区“和”文化、紫蓬社区“善”文化等8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社区,有效提升了小区居住品位和人文素养。
       强化社会行动
       保持创建活力
  开展小手拉大手主题教育活动。该县在全县近6000名教师、7万余名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争做文明小卫士 万人共创文明城”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并通过青少年学生带动家长“说文明话、做文明事”。
  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2015年4月,安徽省首家志愿服务管理中心在肥西县成立,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目前全县共有注册志愿者2万多名,志愿服务广场15个;2年来,已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当前:B2(2017年05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